浙江在线温岭4月10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朱海兵 陈佳莹 市委报道组 周旻澍) “半山河:半山村地段桥下有生活垃圾未清理,河岸多家企业雨污合流直排河中,河面有垃圾漂浮物;青屿弯河:从起点到终点未发现河长牌……”4月7日晚,温岭市环综委“剿劣突击队”将两天暗访温峤镇42条河道发现的114个问题转交给温峤镇。9日,镇长李晨耀告诉记者,接到反馈后,镇里7日连夜召集各级河长,将问题清单一一分解,“经过双休日两天的努力就已全部落实,其中拆除沿河违建9处,清理整改96处。”
“‘剿劣突击队’以徒步拉网式排摸问题,成立仅一周,就环保立案企业违法排污18起,现场关停企业36家、小餐饮13家,传唤15人,清理固废拆解场所10家。”温岭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温岭于去年底在全省率先将“五水共治”办、“三改一拆”办、“多城同创”办、“小城镇环境整治”办、“交通治堵”办等机构,合并成立市环综委,组合拳的优势迅速得到体现,成为“铁军中的标兵”。今年一季度,全市仅违法建筑就拆除了160万平方米,超过全年任务的50%。
“温岭今年首次拿到了‘大禹鼎’,但环境治理须治源,全市产业‘低散危’和环境‘脏乱差’仍然普遍存在。”温岭市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认识到,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干部工作习惯、企业生产习惯、群众生活习惯中的一些陋习根深蒂固,“必须痛下决心,采取扎实的举措,才有可能实现温岭面貌的彻底改变。”
环境大整治,习惯大变革。温岭为此在今年的市党代会上提出了实干建设新温岭的战略目标,并把重塑城乡环境新面貌的环境革命,作为全市上下的“一号工程”来抓,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倒逼转变干部工作方式、企业生产方式和群众生活方式,推动温岭由“生态洼地”向“生态高地”的转型蝶变。
环境革命想要成功,必须要有一支能担当、敢作为的干部铁军。为改变少数部门和干部存在的“庸、懒、散、浮、拖”等问题,温岭建立工作联动机制,300个整治示范村都有结对部门联系,其中断面消劣和污水工程实行市领导责任包干;推行“即办制”,开展治庸提能力、治懒振精神、治散严规矩、治拖增效率、治贪清风气的“五治”活动,整治不作为,提升执行力;强化考核督查,环境整治成效纳入年度考核。
这些天,困扰周边村民多年、以“脏乱差”闻名的石桥头镇农贸市场1300平方米违建正在拆除。“听说不仅要建新菜场,周边的环境也要一起改造提升。”村民陈春梅充满期待地说。副镇长梁景泉则告诉记者,这一违建的顺利拆除,离不开市里的有力举措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环境问题,根子在人。环境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转变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于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如今,温岭每周开展一次环境整治集中行动,每月开展一次环境“最美村、最差村、进步最快村”评比,每季度组织一次“温岭蝶变擂台赛”,引导企业和居民自觉摒弃各种生产、生活陋习。
走进横峰街道下洋林村,原有违建25万平方米、聚集低小散鞋企283家、年租金4000多万元的鞋业租赁园,早已被夷为平地。“这个台州市单体面积最大的违法建筑,是在‘零阻力’的情况下拆除的。”横峰街道办事处主任潘仁军算了笔经济账和生态账:这几年,街道通过拆违治水先后清理低小散企业2000多家,不仅有力推动当地鞋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各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去年街道工业总产值提高到96.6亿元。“更喜人的是,区域内的206条大小河流,都告别了垃圾河、黑臭河。大家对环境革命的好处感同身受,自然支持。”
今年,温岭规划拆后利用小微企业园22个、面积1800亩,已开工建设1282亩,并明确其他拆后用地原则上不再用于小微企业项目建设,从而倒逼小微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入园规范发展。
“全力打胜环境革命这一仗,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强烈共识与一致行动。”温岭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温岭上下正齐心协力为确保今年拆违500万平方米、市级河道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而苦干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