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启动“五证合一”登记改革
让企业办证少“跑路”
9月1日全省推行
南国都市报4月9日讯(记者林文泉)小伙伴们,还在为开店时因办理各种证件而奔走于多个部门而发愁吗?近日记者从海南省工商局了解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南省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要求,海南省工商局正在全面制定“五证合一”相关方案措施,并于9月1日起在全省推行。届时,申请人无需单独再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只需办理“统一代码”营业执照即可,减少往返各部门奔波之苦,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015年9月1日,海口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创业者”由面向工商、质监、税务三个部门依次申请,精简到只需工商部门许可,登记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
据了解,企业目前在完成工商注册后,需向社保局重复填报与工商注册登记相同信息,统计局也需每月向工商部门调取企业数据,同时下派调查队挨家挨户到企业调研核查并获取企业基本情况,社保登记也存在同样情况。
省工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这些工作所需的企业基本信息,在工商部门提供的注册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两个部门的需要,如果实现“五证合一”,只需工商部门将信息联网至统计局和社保局即可。“五证合一”与之前的“三证合一”相比,增加了各部门监管信息的推送和交换,从而为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奠定了更为结实的数据基础,更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
借着全省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契机,省工商局决定将“三证合一”进一步深化改革至“五证合一”,在原基础上增加统计证和社会保险登记证两项业务,并定于9月1日全省推行。由工商部门统一核发“五证合一”,避免企业信息的重复采集,为企业节省时间,减轻负担,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社会投资成本。
“五证合一”的“五证”有什么作用?
所谓的“五证”都有什么作用呢?记者了解到,“五证”就是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以及统计登记证。这些证件在创业者开店时必不可少,它们各司其职,让商家更加规范的生产和经营。
一、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照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
各类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通行证。代码是“组织机构代码”的简称。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三、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证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所颁发的登记凭证。除按照规定不需要发给税务登记证件的外,纳税人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等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
四、社会保险登记证
社会保险登记是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前提和基础,从而也是整个社会保险制度得以建立的基础。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管社会保险登记。
五、统计登记证
统计登记证是统计部门颁发的,用于报送统计数据的证书。如果没有统计登记证,理论上是不能报送统计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