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均预期寿命83.18岁是怎么算的
东方网4月1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日前,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数据:2016年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再创新高,达83.18岁。什么是人均预期寿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有什么意义?许多读者致电本报热线13671686848表示了疑问和兴趣。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虞慧婷,为读者简单阐述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
人均预期寿命是综合指标
数据显示,上海的人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75.46岁提升到2016年的83.18岁,这个数字不仅在中国内地居先,且紧追全球最高人均预期寿命国家———日本的83.7岁和瑞士的83.4岁。在上海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已将保持较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列入了指标。
国际上,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主要衡量婴儿和妇女健康状况,而人均期望寿命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不受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不仅是度量人口健康状况最为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虞慧婷告诉记者,虽然有人认为“死亡率”更简单易懂,但不足以全面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
“上海是个老龄化很严重的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1.6%,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一些死亡率较低人口较少的城市相比,上海的医疗卫生和经济发展无疑都是全国领先的。”相反,“人均预期寿命”在不同国家、人群、地区、年龄中是可以直接相互比较的。
以“死亡率”为基础计算
理论上而言,若要计算今年出生的一批人的预期寿命,就要对他们每年进行追踪调查,分别记下他们在今年、明年、后年……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直至这批人中的最后一个人死亡,然后计算他们的平均寿命,这就是人均预期寿命。
“然而,在现实中这种统计方式难以实现,若要计算出这个结果,可能要跟踪上100年,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均预算寿命是指现时预期寿命。”虞慧婷说,现时预期寿命是利用同一年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水平,来代替同一代人在不同年龄的死亡率水平,然后计算出各年龄人口的平均生存人数,由此推算出这一年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还是上面所说的今年出生的这批人,到明年是1岁,但我们今年就要算出人均预期寿命,因此就用今年1岁婴儿的死亡率来统计这批人1岁时的死亡数量,后年他们活到2岁,就按照今年2岁的死亡率,以此类推统计其死亡人数。”虞慧婷强调,人均预期寿命是以当下死亡率为基础计算的,因此它反映的其实是当前的死亡水平。“未来的医疗水平是在不断提升的,所以人均预期寿命还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明年或发“健康期望寿命”
上海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400万人,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在提高。“老年人越来越长寿,但健康状况会走下坡路,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不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虞慧婷告诉记者,反映当前死亡水平的人均预期寿命并不能完全反映人们的寿命质量。
2010年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榜上,中国位列世界89位,其中健康寿命为66年,比发达国家普遍少了10年。虞慧婷认为,上海更应该关注“健康的长寿”这一理念。
虞慧婷告诉记者,所谓健康寿命是指一个人扣除伤残和疾病后,在健康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在计算时,根据WHO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给各种疾病和伤残分类并赋予一定的权重,将这些不健康的状况折算成健康状况。“例如一个人能活到83岁,但45岁时得了糖尿病,根据糖尿病严重的等级予以折扣,在预期寿命中的1年可能在健康寿命中只能算0.8年。”“计算人均健康寿命比预期寿命要麻烦得多,因为需要当地所有病患和伤残等数据资料。”但值得庆幸的是,上海已经关注到“健康寿命”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开始着手测算户籍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预计明年将会发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