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宁夏第一次地理国(区)情普查情况进行验收。经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普查成果的验收。这意味着,历经3年我区全面完成全国地理国(区)情普查,对今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意义。
地理国情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2013年7月,宁夏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成员单位包括有关委办厅局22个部门,宁夏境内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拉开大幕。经过3年努力,300多名普查人员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对宁夏全域地表覆盖、国情要素进行了普查,首次查清了我区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获取了全覆盖、多要素的地理国情数据。
据介绍,这次普查共形成了由10个一级类、43个二级类、81个三级类和5个宁夏区情扩充类组成,有125万多个图斑的宁夏海量地理国情信息“家底”。目前,普查成果已在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中得到深入应用,为宁夏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划定“三区三线”、协调用地属性差异提供了重要参考。
宁夏普查小组还针对宁夏地域特色及实际需求,扩展了硒砂瓜、枸杞、葡萄、枣园、太阳能等要素类别,丰富了地理区情的内容。同时,我区还按照“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开展了宁夏湿地监测、五个地级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银川滨河新区主体功能区监测、沙坡头区硒砂瓜种植区域及面积监测、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监测、贺兰山东麓非煤矿山环境监测,形成了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监测成果。
据悉,目前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已纳入自治区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我区还将通过建立完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和共享机制,在政府决策、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行业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减灾防灾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宗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