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武义有机茶少了茶园高了品质 “加减”之间谋转型

   2017-04-16 浙江在线1710
核心提示:浙江在线4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俞建萍 翁杰)4月14日,第九届金华市万人品茶大会在武义举行,引来了四面八方的爱茶人士。过去的

浙江在线4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俞建萍 翁杰) 4月14日,第九届金华市万人品茶大会在武义举行,引来了四面八方的爱茶人士。过去的品茶会上,武义大大小小的茶企几乎都会带着自家的有机茶来吆喝;而今年却少了许多这样的身影,只有一些大型茶企在卖力推介有机茶。

武义县特产站站长徐文武解释说:“这几年,武义许多原先生产有机茶的小茶企纷纷退出;现在,我们的有机茶大多是由大型茶企生产的,品质更有保障。”

说起武义有机茶可谓历史久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武义就率先提出发展有机茶,并把有机茶作为“生态立县”的重要抓手。之后,武义始终大力扶持有机茶园建设,扶持龙头企业,使得有机茶产业发展迅速。到2011年,武义有有机茶园2.9万亩。

产业发展起来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武义县农业局局长何武告诉记者,过去武义有机茶园虽占全县茶园的约30%,可生产有机茶的企业却大小不一,品质差别也不小。

5年前,武义有机茶迎来了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当时,有机产品的新国标出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识、销售管理体系等都提高了标准。”何武说,门槛高了,可对武义有机茶产业来说却是好事。

武义县农业部门抓住机遇,积极引导生产技术和资金有限、经营困难的小企业或转型升级、或主动退出。如今,武义三分之二的有机茶生产企业已陆续退出,有机茶园面积也从原先的2.9万亩减少到1.25万亩。

同时,武义在质量上做好“加法”,严格把控源头:一方面,强化投入品监控,规范合理用药;另一方面,加强检测,强化茶叶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环节的产品检测和风险评估,建立有效的检打联动机制,推动有机茶产业不断提升。

淘汰了低小散茶企、茶园,武义还加快建设产品追溯体系。目前,武义已有69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了二维码追溯信息平台。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