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长乐发现民国时期公路界碑 文碑上文字清晰可辨

   2017-04-16 东南网990
核心提示:东南网4月16日讯(海都记者 余少林 通讯员黄焕)近日,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张端彬先生在长乐发现了一块民国时期(1926年)的公路

东南网4月16日讯(海都记者 余少林 通讯员黄焕)近日,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张端彬先生在长乐发现了一块民国时期(1926年)的公路界碑。在张端彬先生的引领下,记者来到长乐市吴航街道十洋社区府埕巷,看到当时长乐县公署立的公路界碑及行文碑。行文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记述了当年长乐人民与洋教士论争的历史。

这两块碑石就铺在府埕溪上,行文碑记载的是,清末民初时,一些外国传教士在长乐城区府埕溪附近建立宗教性的圣教医院。建设期间,医院存在严重占地问题,侵犯了周边村民的利益。受侵害的村民周恰恰毅然向当时的长乐县公署写了一封状纸,此事很快得到了知事陈世彬的审理。在村民们的积极努力下,县公署判处村民胜诉,并宣布以府埕溪为界,东面属于圣教医院,西面属于村民。为此,县公署专门将官方判决内容刻成石碑立在府埕溪上的桥边,这就是涉及涉事双方边界的“公路界碑”。

张端彬先生说,在民国那样一个特殊时期,国人跟洋人打官司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这场官司的胜诉是值得后人铭记和自豪的。

据了解,圣教医院是由美国公理会派传教士惠灵谷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长乐城关府埕顶筹建的医疗机构,占地面积10亩,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医院在1912年正式开业,为长乐第一家西医医院。1951年10月,该医院被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接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