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石刻像“天书”。)
3月17日,记者从铜仁市石阡县政协文史民族宗教委获悉,石阡发现疑似夜郎古城遗迹及疑似夜郎王“率印”,古城遗迹地处三面环江、中间突兀、四面险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发现疑似夜郎古城
(古城墙形状示意图。)
据石阡县政协文史民族宗教委古文化研究员蔡中华告诉记者,该县政协文史民族宗教委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研究和挖掘当地文化。
作为古文化研究人员,他于10年前开始,针对“夜郎古都城在哪里去了”的问题开始查找,他与石阡夜郎文化研究所的专家、所长杨又铸,通过历时10余年锲而不舍的苦苦探寻,终于发现疑似夜郎古城遗迹。并发现疑似夜郎王“兵符、率印”。
蔡中华说,石阡夜郎文化渊源久远,相继历经秦置夜郎县、汉为夜郎国牂牁郡、晋分牂牁置夜郎郡、唐置夜郎县、元朝最后废除夜郎县的漫长夜郎文化史。石阡是贵州省内在夜郎文化方面唯一可以追溯到秦代之地,也是史料记载夜郎建置消亡最晚之地,更是浩瀚史料之中罕见以方向、里程、参照点的三大要素构成座标,详细记述废夜郎城之地。
对此,蔡、杨两位研究者,自2006年以来,以探寻夜郎真相为目标,按照“以文献找线索、以线索找实物、以实物解疑惑”的思路,广泛查阅历代相关全国性史志,贵州、四川等省志,贵州省内各府、州、县、卫相关史志,展开大海捞针似的史料研究,并历时数年徒步荒山野岭、丛林峡谷和民间走访调查。
调查中,发现了疑似古夜郎城,同时发现疑似古牂牁郡城,在夜郎传承文化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疑似夜郎王“兵符率印”
(疑似兵符。)
蔡中华说,依据古籍所示区域和方位,2006年8月首次发现疑似夜郎古城遗迹以来,迄今已发现断断续续的土石夯筑城墙约4.5公里,加上中间人为和自然因素毁坏的部分,该处古城墙遗迹总长度不低于6—7公里。
该城墙位于一处山脊之上,时宽时窄、时高时低,偶尔又有分岔,顺着山势连绵延伸。迄今能够看到的城墙遗迹,高度20—80多公分不等,宽度3—5米至10余米不等,在部分山顶呈现出城楼、烽火台痕迹。
古城遗迹,总体位于一处三面环江、中间突兀、四面险峻的台地之上,由一面土石夯筑城墙与三面江水及悬崖构成人工加天险的城池,大致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根据10余年的研究,发现此处古城遗迹直接印证着当地古人留下的一处石刻留句“十里城长诚地设”所言不虚。
一段疑似城墙遗迹开挖之处见到,当地农户打屋基形成的一处断面处,约1米的覆土下,有宽约4米、高约2米的夯土层。发现此外曾经疑似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随着历史时空掩藏于丛林、掩埋于地下。
(疑似率印。)
如果按照石阡秦为夜郎县、汉夜郎国兴、秦夜郎县的逻辑,以及史志“石阡夜郎废县为秦夜郎旧县”、“秦灭夜郎仅保有石阡一地”等相关记述,该处疑似战国至秦朝的夜郎城,乃至汉夜郎国某个阶段的都城。
调查中,当地人挖出疑似夜郎王的“兵符、率印”。
同时,根据石阡天军寨杜氏、碗架岩杜氏及安氏族人讲述及家谱记载,北宋时期,杜都督率大军入黔,在思州(现今的思南县、石阡县、凤岗县、德江县、沿河县、务川县、镇远等地)的五溪、七洞清剿夜朗人叛乱,清剿头目白莲教、金头和尚,10余万大军屯兵天军寨,杜都督的子孙至今仍然还居住在此。
目前发现的疑似夜郎城与天军寨一江之隔,直线距离约10余公里。根据种种证据显示,疑似夜郎城的可能性比较大。
蔡中华说,此处是否就是古夜郎城池遗迹,是否就是夜郎王的“兵符、率印”,能否真正揭开夜郎千古之谜,还需要高层的考古专家鉴别。
目前,该县正在对该疑似古城作进一步的开挖研究中。(作者: 杜高富 来源: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