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记者 孙佳薇
今年43岁的贾洪涛,援建家乡的情结是2007年产生的。那年,在外闯荡十多年的贾洪涛回到家乡,习惯南方飞速发展的他惊呆了:路还是原来的路、房还是原来的房,人的精神面貌与他离家时,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同年7月,经永兴村村民代表以及全体党员同意,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党委聘请他回永兴村任党支部书记。那时起,贾洪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了改变家乡命运的理想信念之中。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尝试是成功的源头。2008年,贾洪涛在北林区成立了第一家“大成福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掏腰包200多万元购置设备,为入社农民支付土地流转金和工钱。这一举措改变了永兴村长期以来农业一直分散种植的局面。村民们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除了收到土地流转费外,年末还享受合作社的分红。
这之后,贾洪涛又带头成立了烤烟、瓜菜、农机等合作社。当时,四个专业合作社共投资518万元,贾洪涛自筹510万元、村干部入股8万元。“党员干部带头干,农民群众跟着看,看好以后跟着干。”这是贾洪涛对自己和村干部的要求。
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贾洪涛又开始研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村里又组建了“大成福”农工商贸易公司,成了由“四社一厂”组装的“小航母”,四个合作社负责种植、米业加工厂负责加工,农工商贸易公司负责对外经营,走出了一条“农民+产业合作组织、村集体合资入股龙头企业”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要精勿滥”。经过大成福百姓源米业精深加工后生产的“大成福”牌大米获得国家认证的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标识,营养更全、口感更佳、吃着更安全,吃过的客商,无不竖起大拇指。
“花开引得蜂自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对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订单纷至沓来,更吸引了省内外企业前来考察取经。合作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如今,“大成福”已经不是永兴村的代名词,而成了辐射周边7个村、15个自然屯的“大成福社区”。 然而,面对这一切,贾洪涛并不满足。在他的心中,永兴村的未来远不是这个样子,他的目标是要把永兴村打造成一个乡村型的城市、城市型的乡村,并开始将其打造成功能完善、吸引人口集聚新社区的梦想付诸实施。(据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