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刘亚男)4月21日上午,省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7年一季度我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我省市场主体数量首次突破200万户大关,达到200.25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3.7万亿元。其中,企业47.28万户,个体工商户143.3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59万户。
第一季度,我省社会投资创业热情持续迸发,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82849户,平均每天新登记1381户(按工作日计算),同比增长30.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行业成为了大众创业的热门行业,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5.9 %、29.3%和20.3%。新登记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573户,增长7.37%。
我省3月1日起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以来,共有1198户企业申请简易注销。第一季度,全省注销市场主体29274户,同比增长101.99%。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4.16%,位居全省首位,长治市、大同市分别以43.78%和41.52%的同比增长速度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忻州市、朔州市、阳泉市新增市场主体数则相对较少。
省转型综改示范区成立以来,作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引擎,为全省域转型综改试验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一季度,转型综改示范区新增企业421户,同比增长15.0%;新增注册资本67.06亿元,同比增长26.7%。截止3月底,转型综改示范区共有企业8849户,同比增长23.7%,增速高出全省8.66个百分点;注册资本1421.67亿元,同比增长63.6%,增速高出全省35.77个百分点。
山西省工商局新闻发言人王亦兵介绍,今年我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围绕营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投资营商环境,以提高便利化服务水平、消除百姓经商兴业障碍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推进五项重大改革。一是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在巩固和扩大企业登记“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证合一”登记模式。二是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今年10月底前实现涵盖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所有市场主体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从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到公示、发照全流程的电子化登记模式。三是开展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对全省企业名称库进行全面清理,释放企业名称资源,开发建立企业名称比对系统,进一步完善企业名称争议的调解处理机制。四是全面推进简易注销改革。坚持“便捷高效、公开透明、控制风险”的原则,在严格适用范围,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使更多的未开业企业以及无债权债务企业高效快速退出市场,实现市场准入、退出的良性循环。五是深化“先照后证”改革。继续做好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目录跟踪调整和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减少企业设立审批环节。
同时,山西还将强化市场主体信息分析和大数据运用,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成效评估工作。通过对市场主体数量、新兴行业发展、注册资本变化等内容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定期对商事制度改革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切实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以便于有的放矢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我省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