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西藏 » 正文

全球报道: 1984年6月第一支消防班进驻 33年来布宫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核心提示:21日下午,作为全区文物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布达拉宫消防安全工作现场观摩会在雪城召开。此次观摩会旨在学习布达拉宫消防工

21日下午,作为全区文物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布达拉宫消防安全工作现场观摩会在雪城召开。此次观摩会旨在学习布达拉宫消防工作经验,提升全区文物古建筑火灾防控整体水平。

消防组织不断完善 消防设施实现全覆盖

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布达拉宫管理处党委书记尼玛旦增在会上说,长期以来,全区各市(地)文物部门承担着维护本单位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和重任。“消防安全是我们文物单位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尼玛旦增说。

会上,布达拉宫消防大队的消防员进行了推车式细水喷雾、32公斤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等的操作演示,将“神秘”的文物消防工作呈现在众人眼前。

布达拉宫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正因为它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大量斗拱、椽子木、边玛草等可燃材料,殿内数千栋房屋,近万盏酥油灯,一点点火星、一根老化的电线都有可能毁掉浩瀚的经书、精美的壁画和唐卡等。为了保护这处世界文化遗产,1984年6月,第一支消防班进驻布达拉宫,在他们的日夜坚守下,33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近年来,布达拉宫的消防组织不断完善,队伍也不断在扩大,先后成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和两个微型消防站,消防员人数从11人增加至31人,消防业务经费及专项经费从10年前的128万增加至1130.8万元,布达拉宫门票收入的15%都作为其消防安全的专项经费;消防装备也从10年前的540件套增加至2430件套,消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

精心设计消防细节 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

布达拉宫消防大队参谋优拉才让告诉记者,我区很多文物单位不仅是文物集中存放的地方,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及僧人生活居住的地方。“我区的文物单位大多都是土木式结构建筑,火灾发生以后很容易垮塌,造成的损失也会更大一些。”优拉才让说。

2010年,全区三大重点文物单位(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保护维修工程启动,布达拉宫着力加强了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消防水源的改造和消防供水系统纳入到维修工程同步实施,最终建成环状供水管网、设置消火栓43个。

2011年,布达拉宫自动报警系统改造完成,先后完成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感温光纤报警系统、视频图像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吸气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电话系统、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图形装置等。优拉才让说,该套系统安装火灾探测器、按钮模块1524个,铺设线形感温光纤8710米,构成了布达拉宫火灾防控安全屏障。“目前,布达拉宫的消防安全设备,在全区来说都是较先进的,它们可以用来捕捉火灾发生时的温度、光、烟等信号。而且在布达拉宫下面,有一个消防控制室,有专职人员24小时值班,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报警,及时进行救援。”优拉才让说。

据了解,长期以来,布达拉宫管理处按需新增各类大型灭火设备10台,装备器材2430件套,分布式高压灭火装置、推车式细水雾灭火装置、六氟丙烷灭火器等一大批“高精尖”装备先后配备到布达拉宫,装备建设已实现梯次增长。据统计,目前布达拉宫内共有分布式高压灭火装置5台、推车式细水雾灭火装置13具、消火轮41个、各类干粉灭火器700余个,这些灭火器材的配备对布达拉宫消防工作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这座文物宫殿,所有消防的细节都要精心设计,结合不同大殿特点,来选用不同的消防器材组合。除了防火要结合布达拉宫的特殊性外,我们采用的灭火装置也是全面考虑到文物的保护,例如细水雾灭火装置,是通过冷却、窒息的原理灭火,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唐卡、经书的损坏。”优拉才让说。(记者 韩海兰)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