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急诊室
时间赛跑者
暗夜里的白衣天使
深夜守护4月23日,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夜间值班的医护人员在细心地给患者注射。
24小时全天候值班的急诊室,深夜里有着更多生与死的缠斗。
一丝不苟尽管深夜乏困,但是对待每一位患者,值班医护人员仍耐心而严谨。
这是一扇不透光的双面玻璃,值班护士岑静走过大厅,零点的玻璃门外,夜色是看不透的昏暗。唯独划过夜空的车灯,短暂地照亮了这一切。从车上推下来的老人,成了双面玻璃外唯一的焦点,吸引着岑静的目光。
从万家灯火,到夜深人静,时间的流逝与变化,仿佛在这里出现静止。这里还是如白天一样的沸腾和喧闹,只是深夜前来的人,眼神里多了几分不安。十五分钟前进入抢救室的老人,被推了出来,生命体征已经稳定,将送往CT室检查。
再一次走过这扇双面玻璃,岑静眼里的血丝如同门外的景色,模糊却依稀可见。这个月以来,截止18日,这间小小的抢救室,已经挽回了44位危重病人的生命。
深夜的急诊室,有着更多生与死的缠斗。这群黑暗之中的白衣天使,无数次拉回徘徊在生死间的病患,助人坐上生的渡船,驶离生命终点的河流。
南国都市报记者贺立樊/文刘孙谋/图
A
夜色下的医者光芒
脱下用于检查病人的手套,蔡亲冀又坐回电脑桌前,敲起那份写了一半的抢救报告。报告中的病患是3个小时前送来的,在这期间,蔡亲冀又抢救了6位病人,直到深夜23时,这份断断续续还未完成的报告,还“躺”在电脑屏幕上。
每一份没有写完的抢救报告,都在纠缠着这位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年轻医生。
“每抢救一位病人,都必须在6个小时内完成抢救报告。如果完不成,只能加班。”可是这份报告的撰写过程,注定一波三折。蔡亲冀右手刚放在鼠标上,抢救室的大门又被推开了。
“病人持续一个星期出现咳嗽,今晚发现血糖过低,同时伴有头晕、呼吸不畅等症状。”值班护士岑静迅速介绍患者的情况,打开呼吸机,准备给氧。蔡亲冀快步上前,接过呼吸导管。
这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深夜的倦容出现在他的脸上,也挂在蔡亲冀的脸上。根据病人的情况,蔡亲冀诊断老人患有肺炎和低血糖。
“再观察一会儿,体征稳定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蔡亲冀向家属介绍病情。这样的老年病患,如果没有及时就诊,即使勉强入睡,也很有可能因呼吸困难,在睡梦中离世。夜晚的急诊室,与白天的不同之处,正是有了更多因急病前来就诊的患者。
老人被推出了急救室,蔡亲冀又多了一份抢救报告。每一份未写完的抢救报告,都会使蔡亲冀和同事的下班时间后延。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心甘情愿,只因为眼前每一位生命危急的患者,都与曾经的那些人那么相似,让他们为之充满希望,又在喜悦和悲伤间戛然变换。
B
黑暗中的生死悲欢
整个3月份,蔡亲冀和同事们一共完成了12次心肺复苏。这是一项费力的工作,通过不停地反复按压,直到心电图由直线重新出现波动。累瘫的蔡亲冀能够真切感受到,把一个人从死亡线拉回来,需要多大的力气。
最多时,通过反复的心肺复苏,蔡亲冀一个月挽回了6名患者的生命;与之相对的,最多时,蔡亲冀一个月开具了6份死亡证明。希望和绝望,仿佛生与死的倒影,倒映在这间急诊室里,流露在值班医生谢琼燕身后的那一排锦旗上。
“有时给了家属希望,最后却是绝望。”心肌梗死,可通过及时的心肺复苏,重新恢复心跳,“可是心肺复苏之后,早已大面积坏死的心肌,无力支撑患者的身体,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患者,能够在一周之后,继续活下去。”看着这面锦旗,蔡亲冀的心里,却是深深的无力。
那是几个月前的一个深夜,一位50多岁的男人捂着胸口,来到急诊室。他的上腹出现疼痛,检查之后却没有发现问题。打完了针,患者准备离开。蔡亲冀叫住了他:“再等一等,在外面的椅子上坐一会儿。”病人的疼痛切实存在,仪器也不会说谎,这一切让蔡亲冀隐约觉得,病人的情况并不理想。
半个小时后,正在外科诊室的蔡亲冀听到了尖叫声,回头一看,患者已经倒在大厅的地板上。确认心梗无疑,通过心肺复苏,患者恢复了心跳,家属激动地流下热泪。可是三天之后,他还是因心肌大面积坏死,遗憾离世。
“至少在当时,他有生的可能,即使这可能只有十分之一,我也想去抓住。”蔡亲冀说道。
C
困境里的道德坚守
作为省内较为出色的脑卒中和心梗急救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付斌和同事们,经历了太多次深夜的急救。“发病没有时间限制,急病更多的出现在深夜。”同样的,去挽回一个人的生命,并没有人数限制。
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席卷海口,狂风暴雨带来的大面积停电,就连医院也无法避免。特殊的自然情况,损坏了家中的玻璃门窗,造成外伤患者增多。7月18日当晚,急诊大厅挤满了前来接受缝合的伤者。“医院停电,先用应急灯照明,为病人缝合;后来应急灯也没电了,只好咬着手电筒为病人缝合。”整整一个通宵,急诊科医生陈瑞娟没有合过眼,缝合了超过50位伤者。
同样的深夜,同样的滋味,值班护士胡江慧一面担心家里的受灾情况,一面还要安抚受伤的病人,甚至已经来不及清点挂号。“很多伤者没有挂号,大厅到处是血迹,医护人员一直在缝针。”看着大厅的双面玻璃门被风刮得呼呼响,看着身材高大的急诊科主任付斌扛着玻璃门,却也几乎要被大风刮倒,胡江慧想到自己的家,是不是也一样,在经历着大风。
此后三天,陈瑞娟、胡江慧,以及急诊科的同事们,没有休息过一刻。回到家里,看着满地的玻璃渣,陈瑞娟累得倒在沙发上,沉沉睡去。这一刻,小家与大家,困境中的选择,早已做了取舍。
D
黎明前的最佳选择
零点已过,分诊台前的电脑,左下角的日期跳到了4月20日。值班护士林妹点击鼠标右键,刷新了病历的记录表。
她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13年,今晚上班前,她在身后的黑板写下“564685”,这是2010年12月25日,急诊科搬到新大楼之后,至今接诊的人次。即使每次挂号只需一分钟,564685人次逐次挂号,也需要花去整整392天。
“女儿总是觉得,妈妈一直在上班。她睡觉的时候,妈妈在上班,她睡醒了,妈妈也在上班。”4岁多的女儿对于急诊没有太多认识,每一次来到妈妈工作的地方,也只是缩在角落里怯生生地观察。老人不在身边,林妹和丈夫照顾着这个家。每次女儿下午放学时,林妹先把女儿带到医院,直到丈夫下班把她接回。
“我上通宵班,经常来不及照顾女儿。好多次,看着她向我跑来,感觉女儿突然间又长大很多。”即使常常缺席女儿的成长,林妹也不愿放弃这份职业,她希望女儿能够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奉献与拯救,妈妈的职业能够影响孩子,成长为一个如妈妈一样的人。
选择付出,也选择了收获。入行三年的男护士杨文菲,来自山西。家在重庆的女友,不止一次劝他去重庆。杨文菲还是舍不得离开海南,即使被说动,他还是有所坚持。“到了重庆,我还是要做护士。”面对女友的无可奈何,杨文菲却淡淡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