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南 » 正文

全球报道:不以写作为生的“范雨素们” 通过写文章找到存在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27  来源:大河网
核心提示:范雨素□记者 张丛博“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是近两天在朋友圈刷屏的自传体文章《我是范雨

不以写作为生的“范雨素们” 通过写文章找到存在感

范雨素

□记者 张丛博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这是近两天在朋友圈刷屏的自传体文章《我是范雨素》开头的一句话。作者是44岁的范雨素,她出身湖北襄阳农村,现在北京做育儿嫂。她以质朴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收获了众多读者的赞叹和眼泪。其实,像范雨素这样的文学爱好者还有很多,范雨素的突然走红带给人们哪些思考?大河报记者进行了 采访。

范雨素

“我靠苦力吃饭,不靠写文章谋生”

因为突然间的媒体聚焦,在北京郊区皮村生活的范雨素,原本做的小时工不得不被耽搁。文章产生的反响超出了范雨素的想象,26日她不堪其扰关闭手机。

在皮村有一个“工友之家”,范雨素是文学小组的成员,在志愿者老师指导下开始写作,严格意义上的作品只有《农民大哥》《我是范雨素》两篇。所以当三家出版社找来要出书时,她惊讶地说:“我都没有写过多少东西呀!”

仅读完初中,文笔功力与她喜欢读书有很大关系。走红之前,人们会问范雨素写文章的初衷,她说:“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意外走红之后,她一再解释,“我是靠苦力吃饭的,不靠写文章谋生,我对文字没有自信。”文学在范雨素眼中“是一个港湾”,“心情不好的时候,看一本书就好像可以休息似的。心境烦躁,过得很苦的时候,可以逃避”。她的作品多是自述性质,“没有感情我写不出来”。

在这股“范雨素热”中,范雨素却冷静得多,并觉得文章走红不会改变今后的生活。她说:“我年龄大了没有什么痴心妄想了,只希望这件事能尽快结束。我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不适应有这么多人关注我。”

“范雨素们”

通过写文章找到存在感

事实上,皮村的文学爱好者已经不是第一次引起关注,只是这次动静大一些。范雨素所在的文学小组里,有一位笔名李若的河南信阳打工者,《我是范雨素》的初稿刚写完,范雨素就曾发给她交流。

“我觉得这还是一阵风,最终还是会回归平淡。”昨天中午李若对大河报记者说。2016年,她在工友之家文学小组交的十多篇作业,被发布在网上,每篇阅读量均高达50万余,李若也吸引了很多媒体采访。

曾在电子厂、服装厂打过工的李若,一次偶然的机会加入到“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始尝试写东西,文章内容基本都是老家见闻和打工中碰到的真人真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想写出来。”她说,生活在大城市的底层肯定有自己的不如意,写文章主要是想给伤痛找一个出口,通过写文章尤其是在发表后,发现找到了一点存在感。

尽管文章被更多人关注,但李若和范雨素一样都不打算走上写作的路,“我不认为自己是那块材料,文学是那么金贵的东西,我从来没做过靠文学吃饭的梦”。她希望以后的生活仍然是多读读书,有兴趣了写一些文章,不苛求收获,保持平常心。

作家谈

写作是最低门槛的艺术形式

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乔叶分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范雨素也是其中之一,但大多数普通人并没有用合适途径去表达,而范雨素找到了文学,她用朴素直接的非虚构文体,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袒露,有很强的代入感,让读者产生共鸣。

“文本中还透露出作者的个人魅力,人格魅力通过文字表达形成了文学魅力,特别能感染人。”乔叶表示,范雨素的文字有观点有认识,哪怕是有限的,她也是尽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直面现实,同时有幽默感,读者从中看到社会各阶层的现状,并感受到强韧的生命力。

对于“范雨素们”,乔叶也接触不少,她觉得文学本来就没有圈子界限,只要有才华,写作是最低成本最低门槛的艺术形式,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同时文学表达是精神世界最大程度地呈现自己,正如有句话所说的“人民大地,文学无疆”。

文章走红之后,范雨素被推到聚光灯下,但面对是否会从事专业写作这个问题时她仍坚持“靠苦力吃饭”。乔叶特别能理解范雨素的选择,“其实真正热爱写作的人首先是自我满足、自我表达,并不寄望通过文学转变身份,从事专业写作的一定是极少数,更多人是出于朴素的热爱”。

记者手记

范雨素走红折射阅读的稀缺

范雨素带来的话题仍在持续发酵,在一片赞扬声音之外,亦有“文本不够好”“被过分吹捧了”等意见。当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于文章的种种讨论在情理之中。

更值得思考的是,人们那惊讶的眼光背后折射出的是阅读和写作在当下的稀缺。这已经不是近两年第一个因为文字和身份而被关注的普通人。不管是漫步在湖北乡间田埂作诗的余秀华,还是穿梭在厂房与流水线之间的“打工诗人”群体,人们都如同看到横空出世的“奇人”一样,一窝蜂地围观。

我们身处小憩几日就生怕落伍,抛开手机一刻便会坐立不安的环境中,被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填充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单薄,大家“有识无智”。而范雨素强调“自我教育”,初中毕业之后保持阅读的习惯,她用文字实现自我表达,将身边故事和所思所想写下来。反观我们,又有多少人结束学生生涯后,没有再读过几本书,写过一些东西?

文学有造诣高低之分,但无门槛高低之限。范雨素走红带给人们的,绝非是否有资格进入所谓作者圈的争论。她所传达的启示是,任何人哪怕是打工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

当我们在热闹围观之后,也应该像白岩松谈到全民阅读所倡议的,给自己留一些发呆和放空的时间,拾起书本和笔头,而不是仅仅做一位分享转发的“看客”。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