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原县三河镇,不少贫困户名下的牛没有养在家里,而是养在300公里之外的银川,当地群众称为“飞牛”。去年夏季,当地政府整合500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名下的100万元扶贫资金作为担保基金,撬动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600万元贷款,委托银川一家养殖场代养奶牛,这些贫困户每年每户可领取分红1500元。
针对因年老、疾病、残疾等因素,难以依靠自身努力脱贫的贫困群体,海原县在大力推进“飞牛”模式的同时,又在今年4月发起了新一轮代养:根据当地扶贫办提供的150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名单,按照每户代养3头西门塔尔牛的标准,由海原县华润农业有限公司代养450头。每户贫困户只需自筹资金6000元,之后3年每年获分红6000元至7000元。“不需要场地、劳力、技术,也不需要承担养殖风险,年底分红一分不少。这样的话,再困难的家庭也能脱贫。”华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海原县扶贫攻坚进程中,代养模式担当了兜底角色。
鉴于海原县绝大多数贫困村是“空壳村”的现状,华润公司日前与当地国有资产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利用自筹资金及财政资金购买2695头安格斯牛,为已销号及未销号的141个贫困村代养5年,期间每年向各村村集体回报分红5万元。“村里有了集体收入,就可以发展集体产业,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加速脱贫攻坚进程。”海原县扶贫办负责人说。(记者 杜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