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在200多米高空吊装300吨重钢桁梁—— 劳模带队保质保安全

   2017-05-01 中新网湖北2010
核心提示: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殷平4月30日一早,在国家重点工程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A1标段项目工地200多米高空中,100多名湖南路桥人坚守

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殷平

4月30日一早,在国家重点工程大岳高速洞庭湖大桥,A1标段项目工地200多米高空中,100多名湖南路桥人坚守一线,吊装钢桁梁。现场机器声、劳动号子声震天响。项目部负责人朱立山豪情满怀:“建设新湖南,我们有速度、热度和高度!”

洞庭湖大桥是大岳高速控制性工程,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建设已进入攻坚期。当天一早,记者随项目部生产经理周杜乘工程电梯、经施工猫道,赶到施工现场。周杜告诉记者:“整个大桥共有115节段钢桁梁,今天吊装的是第6节段,长16.8米、重300吨。”

8时许,施工人员全部就位。随即吊梁指令下达,上构施工组师傅熟练地操作跨缆吊机,将2根直径20厘米、带有铁爪的钢索,下放至水面上装有钢桁梁的工程船上方。在施工人员精确操控下,2个铁爪丝毫不差地抓住钢桁梁的两边,开始慢慢提升。安全员、监理员各负其责,争分夺秒勘测、记录现场情况。项目部还派出无人机,现场实时直播。

“……3、2、1,高度到位!”11时55分,钢桁梁准确无误到达预定高度。施工人员扒了几口饭,又开始第6节段与第5节段钢桁梁对接。钢桁梁梁面南北两边分别由省劳模、项目部经理助理邓志昂和工区长徐旺带队攻坚,钢桁梁底部两头由施工员韦玉合等配合。梁面架有千斤顶,设有标尺,大家用对讲机互通信息和精确定位。“对接好似木匠对隼,但要复杂得多。”邓志昂告诉记者,“90厘米的对接距离,1次只能移动2至5厘米,为的是确保质量与安全。”

17时8分,经9小时奋战,随着最后1厘米缝隙准确吻合,当天施工告一段落。记者看到,指令记录本上,共记录了60多道指令。施工技术人员张飞龙大汗淋漓,他说:“湖南路桥人会继续坚守,为洞庭湖添新景观!”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