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外媒 » 正文

全球报道:澳大利亚拟推付费“父母签证”,继续收紧移民政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07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邢晓婧】继去年年底开始面向中国公民发行十年多次签证以后,澳大利亚政府又于上个月宣布废除实行约20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邢晓婧】继去年年底开始面向中国公民发行十年多次签证以后,澳大利亚政府又于上个月宣布废除实行约20年的457签证,并在本月透露拟推“父母签证”。澳政府在签证方面“花样不断”,但日益收紧的移民政策却未出现任何松动迹象。

推“父母签证”帮移民子女“看孩子”

据澳大利亚SBS电视台报道,澳大利亚政府5日公布一项最新政策——推出“父母签证”,即支付最高2万澳元的签证费,移民父母便可在澳大利亚居住10年。该项目每年开放1.5万个名额。

全 球 资 源 网 在 中 国 西 部 崛 起

报道称,只有子女是澳大利亚公民或永久居民,还有“符合条件的新西兰公民”可以为父母担保申请此类签证,但移民父母无法享受任何福利。子女需要承担父母的医疗保健费用,并按法律规定为父母购买私人保险,并担任其父母在澳大利亚额外医疗费用的财务担保人。签证持有人不允许在澳工作或享受福利,也不得在10年以后重新申请,更没有获得永久居留权的途径。

澳大利亚政府希望移民父母通过该签证赴澳,能够帮助承担起家庭责任,减轻“幼儿园、托儿所等设施的负担”,“爷爷奶奶可以使用这些签证,在爸爸妈妈去上班的时候,帮助带孙子。”

据报道,申请人可以申请5000澳元的3年签证者1万澳元的5年签证,之后还可以用同一价格单独再续签5年——即2万澳元可以让父母在澳居住10年。父母签证目前包括年迈父母签证、付费父母(临时)签证和永久性付费父母签证三类。

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在下周的联邦预算案中正式公布这款签证,如果通过议会批准,新签证将从11月开始签发。

澳人优先,取消“低端签证”

4月18日,长期给澳大利亚带来“低端移民”的457签证正式宣告结束。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当天宣布,澳大利亚取消广受外国人欢迎的457工作签证项目,将用一个新的临时签证项目替代,并要求申请者具备更好的英语水平和工作技能。不过,任何已经通过457签证项目来到澳大利亚工作的外籍人员将不会受到影响。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特恩布尔表示:“我们是一个移民国家,但事实仍然是澳大利亚的工人必须对澳大利亚的职位享有优先权。我们不再允许457签证成为通往本该属于澳大利亚人的工作的护照。”

他在脸书上宣称“改革有一个简单的重点,澳洲人的工作,澳洲人的价值观”。但他否认这一签证政策改革是为了响应极右翼政党的要求。

澳大利亚的457临时工作签证于上世纪90年代实行,原本旨在增加外籍商务人士和高度熟练的技工,签证持有者工作满两年可以申请绿卡。澳大利亚雇主给予申请人的工资不能低于每年53900澳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根据澳大利亚移民部门2016年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1200万劳动者中,有9.6万人持457签证在该国工作。457签证持有者中,来自印度的占1/4左右,英国人和中国人分别占19.5%和5.8%。

《悉尼先驱早报》援引澳大利亚商业理事会首席执行官韦斯塔科特的话称,政府作出决定,让澳大利亚人从事低端工作,就必须重振过去被忽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对话咨询公司总监史蒂芬森称,目前尚不清楚新签证政策的内容,这种不确定性将使澳大利亚的商业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增加澳公司的运营成本。

首次对外国公民发十年多次签证,现阶段只对中国公民实施

去年年底,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发布消息称,从2016年12月12日起,澳大利亚将对持有中国护照并在中国大陆申请的申请者开始试行十年“常旅客”访客签证。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对外国公民发十年多次签证,现阶段只对中国公民实施。

十年“常旅客”访客签证允许持有者在十年有效期内多次入出境,每次最多可在澳大利亚停留3个月,签证持有者在任何24个月期间累计在澳停留不能超过12个月。目前此签证仅开放在线申请,收费标准为1000澳币。访客签证持有人可赴澳旅游或从事商务活动等,商务活动以外的工作不被允许。此外,澳大利亚一般只允许申请人持有一种签证。若将来申请其他签证,如学生或工作签证,十年“常旅客”签证将会失效。这也是澳大利亚首次在签证申请时使用非英语类语言进行签证申请。

据了解,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海外游客来源国。2015年访问澳大利亚的中国游客人数已超过100万,总消费金额约355亿元人民币。12月12日生效的十年“常旅客”访客签证将进一步简化中国公民进入澳大利亚的程序,以吸引更多中国人来澳旅游或进行商务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