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福建省级医保办诞生记:从"九龙治水"到"三保合一"

   2017-05-09 东南网1700
核心提示:新华网福州5月8日电(刘丰)老百姓交了医保,是否能够看得起病?是什么影响医保整体职能发挥?这也许要从福建原有医保体制的弊端

新华网福州5月8日电(刘丰)老百姓交了医保,是否能够看得起病?是什么影响医保整体职能发挥?这也许要从福建原有医保体制的弊端说起。有人把这些弊端形象地归结为“九龙治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福建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医保办。这也是福建医改的重要探索之一。

福建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福建省医保制度存在横向制度碎片化和纵向体系不顺畅的问题。从横向看,人社厅管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生育保险等;卫计委管理新农合、疾病应急救助,并负责省直单位厅级以上干部保健工作;财政厅负责省离休干部的医疗保障;民政厅负责低保人群和贫困对象的医疗救助。医保政出多门、职能分散导致了医保管理制度难以有效衔接,人员重复缴费,政府重复补助,患者重复报销,多头拖欠医疗机构费用,医疗机构疲于应对。各个涉医职能部门、监管医疗机构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从纵向看,市级医保管理体制有四种不同模式,分别负责不同的险种和医疗救助项目,并且基金统筹层级不一致,全省医保政策难以统一,政令难以畅通,医保统筹水平难以提高,医院管理难以到位,难以为百姓就医提供便利。

医保被看成深化医改的重要引擎。为了抓住医改“牛鼻子”,福建对医保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去年9月,福建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层面的专门医保机构——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省医保办),将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物价局等多个部门与医疗保障相关职权统一划入医保办,实现相关医保管理职能由一个机构统筹,医药资金链条在一个平台上连接。

这种做法充分借鉴了三明医改的经验。早在2013年,三明一马当先对医保进行整合,成立了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集中了关联医保的所有职能,搁置部门争议。去年,三明经验在福建和安徽先行推广。

截至今年2月14日,三明、宁德、福州、厦门、漳州、泉州、龙岩、南平、莆田等福建九个设区市已全部相继成立医保局。各设区市在整合医保管理职责时,同步推动医保经办体制“三保合一”,成立市级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

作为三明医改的操盘手,如今的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詹积富对此曾直言不讳:福建省医保办的职能重组同其他省最大的不同在于,福建省医保整合不是简单的“三保合一”,而是在“三保合一“的基础上,继续将相关联的人社部门的生育保险、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商务部门的药品配送等职能归并,解决制度碎片化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卫计部门的药品招标和物价部门的医疗价格管理职能一并整合,实现了主导医院经济运行的“药、价、保”三大要素的集中,明确医保监管医院、医生、药品流通和医疗价格的四大责任,形成了对医院经济运行监管的合力优势。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