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报道:“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核心是从物质城市回归人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10  来源:东方网
核心提示:临空地区慢行系统可漫步、骑行“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建筑才

临空地区慢行系统可漫步、骑行

“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建筑才算得上“可阅读”,市民如何才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呢?昨天,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王志军,从多个角度解读了其中的内涵。

“核心是从一个物质的城市回归人本”

诸大建表示,“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其核心是从一个物质的城市回归人本,“城市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如今的大虹桥,在规划一开始就从功能混合的角度聚焦人文内容和居民生活。”

而规划较早的地区普遍会存在空间、景观失落,通勤不便抹杀人的主体性等缺点,但在这些地区随着城市更新,也在不断地完善人性空间。

“最突出的就是张江高科技园区,有一段时间‘张江男’似乎成了‘剩男’的代名词。”诸大建介绍,作为国家级高技术重点开发区,曾经因为园区功能单一,导致大批在张江高科新区工作的优秀男青年,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时间消遣,没有时间交女朋友。如今的张江也从一个“黑灯瞎火”的园区,通过不断地补充配套设施,渐渐成为一个回归人本、富有活力的,以科创为特色,又能兼顾娱乐休闲的新型宜居城区。

诸大建认为历史建筑、历史风貌有着它丰富的内涵和人文情怀,例如曹杨新村、长白新村是代表着数万户工人的时代特征的住宅群。还有龙门邨、张园这样的老建筑,有着那些洋气大楼里少有的邻里关系,“这些都是富有温度可以阅读的。”诸大建同时表示,对于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从个体转为成片,上海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也只是刚刚开始。

“要保护可读性并避免‘生产’建筑”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诸如美国的凯文·林奇、英国的柯林·罗、中国的张钦楠等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城市是可阅读的”这一理念进行了阐述和深化。王志军认为“建筑是可阅读的”与“城市是可阅读的”这两个理念不谋而合。

在柯林·罗写的《拼贴城市》一书中,作者认为,一座城市应该是新旧共存的,它的面貌由历史积淀下来的各种建筑“拼贴”而成,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有积淀、有文化、有历史、可以阅读的一个关系。

“建筑是可阅读的”这一理念,不仅针对过去的已经造好的建筑,同时也着眼于现在的正在建造的建筑,以及未来的还在规划的建筑。

就过去的建筑而言,要保护它们的“可读性”,因为它们承载的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带着这座城市的鲜明印记,它们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恒定“类型”,是不能被改变的。“比如具有底蕴的上海饭店、和平饭店,这些老建筑本身就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并在今后的规划里也是可以被不断阅读。”

就正在建造的建筑而言,要避免“生产”建筑。“目前我们的很多建筑类似于生产,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几乎没有什么设计可言,这些建筑就很缺乏‘可读性’。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筑,一味追求‘形似’,却不去深化它的文化内涵,这些建筑作为小品来看还好,但如果作为城市标志就完全达不到要求。不过,上海相对于其他的很多城市来讲,奇奇怪怪的建筑并不多。”

“要对建筑或街区之间协调性进行规划”

王志军认为,就未来的建筑而言,要通过对城市空间的理解、对建筑尺度的理解,来做总体规划,让各种“城市意象”协调起来,形成平衡,而不是一味借鉴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疯狂复制。“其实,‘建筑是可阅读的’与‘街区是适合漫步的’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因此,未来的建筑怎么造,不仅是对建筑本身,更是要对建筑之间或者街区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规划。”

另外,上海2040规划中有很多方面,包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除了以前定的46个文化街区外,后续还会出台更多的保护措施,且这些保护措施会越来越严格,甚至形成法律性的文件。这也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可读性”和“可行性”。

目前对规划较早的地方设计弊病进行修复

上海这座城市的层次是很丰富的,很多老建筑都被保存了下来,并且成为可供“阅读”和“理解”并进行“借鉴”和“创新”的“类型”,整座城市的“可读性”很高。

不过,一些专家也认为,在城市规划中,上海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浦东的一些繁华地段,街块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连接,建筑与建筑之间也没有形成很好的关系,各自为政,造成很多问题。在高楼林立的街道中行走,摩肩接踵,有时候连过个马路都感到困难,让人觉得很不舒服。而这种问题在淮海路、武康路或者徐汇区的一些地方就不会出现。因为这些地方的街道,包括街道两旁的商铺,以及两旁的绿化等,都是有空间的协调性在内,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受。”

目前,上海在陆家嘴等规划较早的地方,都对城市设计上的一些弊病进行了修复。它不是更新很老的东西,而是更新过去10年、20年开发的一些东西,包括一定程度上恢复原来的街道尺度,对商业进行优化,让人能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活动。

另外,浦东的一些新建小区将来也可能越来越多地尝试开放街区的概念,在“城市意象”上进一步靠近浦西的一些老小区。这样,可以为人际关系注入更多的活力,人际关系一旦“活”起来了,城市自然会具有更多、更深的内涵。“就比如浦西的一些里弄,人与人的关系都是很热络、亲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应该被重视。所以,这就是一种以人为本,让城市更有温度的更新理念。”

[温度城市·公园逛一逛]

到2020年公园达300个

今后将提高人们在公园活动的舒适度,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延长开放时间将成常态

一出家门就有公园,一进公园就能健身锻炼、赏花……昨天,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绿化部门这些年以及今后将提高人们在公园活动的舒适度、丰富公园园艺活动、提升园艺水平和特色,让老百姓身边就有“口袋公园”,打造更多宜休憩的公园。

上海将建三级公园体系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方岩介绍,绿化部门正在想方设法让市民身边有更多的公园,哪怕是一些街心花园、口袋公园,让老百姓出家门不远就有公园可以走走,“我们的计划是,通过在一些小绿地内增加活动空间、休息和健身设施,到2020年,在全市提升200个绿地成为街心花园,也可以叫口袋公园。”本市绿化部门目前从面积上来定义的街心花园是指面积在300-3000平方米之间的绿地。

为何要把这些小绿地也利用起来?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陆月星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介绍,在中心城区,让市民出门500米就能看到一个3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一些市民觉得上海的绿化还不够。另外,如果横向比较,上海与国内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以及国际上纽约、伦敦、巴黎等在绿化面积上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按照全市域公共绿地的面积和常住人口2400多万基数比,人均公共绿地只有7%左右,而国内一些城市一般都超过10%。因此,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上海只能多建设“口袋公园”,螺蛳壳里做道场,在郊区则建设郊野公园。

据了解,目前上海有217座公园,到2020年,公园数量要达到300个,城市公园形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体系,基本实现市民出门500米就有公园。

部分公园全年延长开放

进了公园又是怎样一番感受呢?在方岩看来,最宜休憩的公园首先应该是舒适的、人性化的,“公园是一个公共场所,首先应该让进去活动的人们感到舒适,觉得人性化。”

这些年为了让在公园变得更舒适、更人性化,绿化部门不仅在新公园的建设中,更在老公园改造中提升人们活动的舒适度,增加人性化措施。

增加公园活动空间是舒适度提升内容之一。几年前,有近百年历史的闸北公园进行老公园改造,在听取周边居民意见和建议的过程中,居民迫切希望公园能增加文化休闲、健身锻炼场地。最后,公园通过树木抽稀、空间调整等方法,扩大了健身锻炼的场地,尤其是一片有多棵高大梧桐掩映的场地更是成为人们载歌载舞、打球练剑最受欢迎的场地。与此同时,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公园在广场边安装了分贝仪,提醒人们分贝最好不要超过70。

到了夏季,不少人会早起去公园锻炼,晚饭后还有散步习惯。于是,全市部分公园就实行夏令时作息。今年,本市有133家公园延长开放时间,其中43家实行24小时开放。延长开放时间大部分从5月1日起实行,至10月31日。晚上闭园时间大多从平时的18点延长到21点或者22点。其中,黄浦区、静安区的公园今年将全部实现延长开放时间,静安区的大宁公园已经由收费改为免费开放,并延长了开放时间。

绿化部门表示,今后上海所有公园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延长开放时间将成为常态,有条件的公园实现全年延长开放。

宜休憩体现四季有花赏

公园宜休憩还体现在一年四季有花赏,有景看。方岩认为,“公园还是一个特定场所,要赏心悦目,有花展等各类丰富活动,有园艺特色和水平。”

除了赏花、看景,这两年,公园也越来越成为跑步爱好者的天堂,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园愿意组织或者承办跑步活动。2017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易跑940森林越野赛日前刚刚在共青森林公园结束,2000多名跑步爱好者组成壮观的跑步长龙,在郁郁森林中一起开跑。滨江森林公园更是将慢跑活动作为公园除了每年的杜鹃花展之外力推的项目之一。对跑步爱好者而言,没有在城市道路上奔跑可能呼入的污浊空气,公园良好的环境,成为他们在跑步中放松、在跑步后休憩好地方。

[城市温度·街区可漫步]

临空建“零断点”慢行系统

总体设计思路已经出炉,串联目前各自孤立的几大主题公园、商业休闲区、居住区等

近日,长宁区发布《长宁区2017-2021年城市更新总体方案》,临空地区慢行系统设计方案已经出炉。今后这里的外环绿道是可以通行的“绿野仙踪”,这里的市政道路都可漫步、骑行。按照设计方案,慢行道穿高架、跨河道、建涵洞,全程“零断点”。

分独立式和开放式绿道

目前,临空地区慢行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已经出炉。这是一张狭长的网络,包括“4+1”个系统,“4”是绿带休闲、滨江休闲、城市休闲和天空之城四个部分,“1”是以休闲驿站、标识系统等功能为主的一个慢行配套服务系统。

慢行系统建成之后,可以把目前各自孤立的几大主题公园、临空园区、商业休闲区、星级酒店、居住区等分散的功能节点串联起来。慢行系统还能有效弥补中心城区体育运动空间不足的短板,平赛结合,既能满足市民日常健身的需要,也可举办路跑、自行车赛等户外体育赛事,并降低办赛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据了解,慢行系统将分为独立式的绿道和开放式的绿道,其中独立式的绿道主要是打通外环线绿道内的道路,通过新建跨线桥、地道、跨河桥、涵洞等,将绿化和道路的资源进行整合和贯通,市民可以不受机动车的影响,享受到生态休闲和健身锻炼的乐趣。

建一系列“城市家具”

在整个慢行系统中,独立式的绿道主要位于外环线以西(苏州河-沪青平西侧机场苗圃)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全长5.5公里,面积约49.28万平方米。

从市民“看”的角度上,在园林景观的元素方面,全长5.5公里的生态绿道范围内,将现有桥梁都作为景观小品全部使用起来了,并且成为绿道主线内的重要连接点,共有九座景观桥,成为集“文化、景观、交通”为一体的城区形象特色名片。

整个长宁区的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位于外环线以西(苏州河-北翟路)100米林带,面积约18.05万平方米;二期位于(北翟路-沪青平西侧机场苗圃)100米林带。2017年将首先实施一期工程。一期预计10月底完工。二期项目计划年内施工,明年竣工。

在具体实施中,整个绿道建设分为绿廊系统、慢行系统、标识系统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四个部分。建设中,除了优化植物配置、水体环境外,还将建设一系列如公厕、废物箱、庭院灯、标识系统等“城市家具”。

在绿道铺设中采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透水材料,并在绿道西侧设置了渗渠,确保路面不积水,使绿道兼具防汛、养护的功能,给市民提供了更佳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温度城市·绿道走一走]

从密林间穿行让生活慢下来

到2020年,申城要建1000公里绿道

钢筋水泥的都市里,除了公园、图书馆、咖啡馆,还有哪里可以让生活慢下来、让心沉静下来,去看看周遭的风景,感悟一下人生?去绿道走一走,去自行车道骑一圈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绍,到2020年,全市将在外环绿带内建设112公里绿道,而整个城市将建设1000公里绿道。崇明则将建设400多公里长的自行车绿道。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也有可步行或者骑车的慢行公共系统。

可能你还不知道,在外环高架丰翔路绿地有一条幽静的、可以步行,可以骑车的绿道。公园绿地里的常见树这里都能找到,绿道附近还有河道水域,以及建成不久的亲水平台,景观面貌不输一般公园绿地。一条沥青道路从密林间蜿蜒穿过,中间划根线,一边是自行车道,一边是步行道。

外环绿地管理部门介绍,到2020年,全市将在外环绿带内建设112公里绿道,涉及浦东、宝山、闵行等7个区。不同区域的绿道在植被景观上还有不同特色,比如顾村公园以樱花为特色,闵行以玉兰为特色。外环绿带内的绿道将建设一级、二级、三级三个不同级别的驿站,数量分别为4个、11个和23个,一级驿站配备厕所、小卖部、停车场等设施设备,二级和三级的设施设备稍简单。

除了外环绿带外,身边的公园绿地里也会有绿道。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共绿地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全市的绿道专项规划,到2020年全市要建1000公里绿道,到2040年要建成2000公里绿道。

从“上海高度”到“上海温度”

今天,晴,户外气温适宜。阳光温柔地撒在身上,多么怡人的春日温度。

从2008年至今,陆家嘴的天际线从468米刷新到了632米,成就了名副其实的“上海高度”。14条轨道交通阡陌交错,从1993年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至今,二十余年时间轨道交通总长度已达世界第一,这是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这些构成了上海迈向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硬件支撑。然而只有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森林,仍不足以令人心生向往。“上海温度”,诉说的并不只是一座城市动听的情怀,更是上海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全新魅力。

当城市拓土起楼的目的已不再那么功利,当中心城市的楼宇愿意向自然退让空间,当街区开始用心被妆点不再摩肩接踵千篇一律,上海便有更广阔的胸怀去将传统与现代文明兼收并蓄,我们便有越来越多放缓脚步、驻足逗留的理由。以前,城市是奋斗沉浮,求一份安居乐业的代名词,现在,城市还会是一道风景,是日日伴随你的一片暖意,恰似今天这怡人的春日温度。

是的,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温情脉脉,它让我们从焦虑中得到舒缓,从局促中重回从容,从忐忑中归于安宁,在冷暖自知后收获关怀与爱。

城市不光要给你居所、事业和财富,还要给你所有你需要的最真实的获得感。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不正是最好的热爱上海的理由吗?

真是令人心生向往啊。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