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深化走转改·见证新发展】海原“绣娘”指尖上的致富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10  来源:宁夏新闻网
核心提示: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姜美)刺绣、剪纸这些女红,过去只是妇女们操持家务的活计。如今在海原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发展当地妇女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姜美)刺绣、剪纸这些女红,过去只是妇女们操持家务的活计。如今在海原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发展当地妇女脱贫致富的产业。全县现有1万多名“绣娘”,年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女人撑起了困难家庭脱贫致富半边天。

刺绣培训

剪纸培训

吴丽是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里回绣阁的女老板。20来岁的她,学习绣工已经有5年了,凭借师傅的悉心教授和自己的不懈努力,她和丈夫一起开办了回绣阁,既当老师也当老板,组织8名绣娘一起创业。一年下来,他们绣阁的收入大约50-60万。“刺绣最适合我们女人干了,既不影响做饭带娃娃照顾家,还能挣上钱。”吴丽说,她们目前绣品主要通过县里6家绣品公司收购后,销往北京、广东、上海以及马来西亚、沙特等国内、国际市场,销售价格非常可观。

参观绣品

据海原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李德军局长介绍,海原县自2015年开始,将刺绣、剪纸作为县里“离土”脱贫的产业之一,以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为依托,以96个脱贫村的建档立卡妇女为对象,组建了宁夏牡丹缘非遗文化有限公司,打造“海原回绣”、“海原剪纸”文化产业品牌,分层次多渠道培训农村妇女,走“公司+合作社+专业村+专业户”的企业发展路子,将刺绣剪纸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到有序分工,形成“前店后厂”模式,帮助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参观绣品

目前,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创业基地吸纳刺绣剪纸合作社8家,辐射带动刺绣剪纸专业村12个,培训技能人才2900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2600人,年产值1500多万元,使620户建卡立档户稳定脱贫。预计到2018年,使1800个贫困户通过刺绣剪纸产业增收脱贫。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