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民生数据,是对人民满意政府的最好检验。自治区启动实施“13项脱贫行动计划”以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措施如阳光雨露洒向贫困人群。
银川市民大厅内,封存废止的59枚公章,昭示着简政放权给办事群众带来的极大便利。 (资料图片)
2016年,我区将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2.28万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纳入免除学杂费政策范围,共计免除学杂费1828.48万元。 (资料图片)
5年,在历史长河里如白驹过隙。
但在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征途上,宁夏打造人民满意政府的不懈追求,却已书写在深化改革的浩然长卷里,印刻在600多万各族群众的心坎上。
无论是壮士断腕,还是刮骨疗伤,自我革命的“靶心”,就是冲破利益藩篱,交出时代答卷
清晨,朝阳在银川市民大厅前镀上一层金辉。
在这里,工作人员耐心温和,办事群众井然有序,封存废止的59枚公章,更昭示着简政放权给来往办事群众带来的极大便利。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行政审批“清零”为突破口,全力打造的优质高效政府环境,是首府一枚服务群众的靓丽名片。
经济新常态下,哪里的政府管理规范、办事效率高、政务环境好,哪里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书写崭新未来。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简政放权,强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成为自治区政府“自我革命”的第一步。
2013年,自治区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不觉已走过5个春秋。
5年来,宁夏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通过减少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让改革红利源源不断惠及千家万户。
每一轮权力的下放、审批环节的减少,都有刮骨疗伤的痛,换来的却是令客商刮目相看的投资环境。
“现在一个人干以前三个科室的活儿,大家几乎全年无休,就连上厕所都是一路小跑,加班加点审验材料、现场勘测。”银川市行政审批局建设交通城管处处长吴晓玲,对政府的这场自我革命深有感触。
刚刚落幕的第九届中国西部(银川)房·车博览会吸引了诸多区内外企业。展会启幕前,面对着急拿到商品房交付许可和预售许可的企业申请人,吴晓玲和她的同事把办公室变成服务窗口,最忙时每天要办结房产建设类许可证100多个。
该处工作人员刘岩松的电脑里“滴滴”声不断。“我建立了几个银川建筑企业资质QQ群,专门进行政策答疑,已经自费维护和管理两年了。”
“我们不只是审批局,更是服务局。从进到出一条龙全都在这儿办,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只挂号不看病’的工作模式。”吴晓玲说。
“超五星级”市民大厅的打造,只是宁夏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按照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我区先后4次对全区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自治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由812项精简为288项,压缩65%,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清零。对2013年以来国务院分9批次取消下放的618项审批事项,承接列入自治区部门行政审批目录和权力清单,确保中央下放事项接得住、管得好。
“把那些‘藏着掖着’的行政职权翻出来,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坚决下放,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少进门、少找人、少跑路。”2015年4月1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建立三个清单制度动员大会,在全区范围内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通过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晒出政府权力的家底,划清了政府部门的权责界限,明确了追责情形和担责方式,有效防止了政府部门履职缺位、越位和错位。
自治区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和依法清理,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由6264项压减为1941项,压缩69%。目前,全区各市、县(区)均全部完成本级政府部门行政职权责任清单的编制工作。
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宁夏比国务院规定时限提前了半年,并在全国首次创新单列出“担责方式”,使责任承担方式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形成了“责任事项、追责情形、担责方式”三位一体的宁夏模式。
权责清单的建立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全面推行,释放了市场主体创业兴业热情,规范了市场秩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呈现出新气象、新变化。
全区市场主体总体呈现出新设企业多、注册资本多、公司制企业多、第三产业企业多的发展态势,2015年新增企业数和注册资本数增速居西北第一、全国第五,千人企业数居全国第四。
用法治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换取的是改革发展的“绿水青山”、公平正义的“执法如山”、政府职能的“公信如山”
过“群众关”,是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最高要求。
今年,我区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5个方面,对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提出了新要求。
年初,自治区政府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了《自治区政府党组工作规则(试行)》《自治区政府党组关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政府党组2017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3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文件从制度层面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防止“权力任性”。
自治区主席、政府党组书记咸辉说:“文件里强调的规则、程序、制度都是划出红线的,写进去了,做出承诺了,就要说到做到,持之以恒地带头严格遵守,做出示范、做出表率,让政府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以良法促善治,必须以人为本、立法为民。
5年来,自治区每一部法律、每一项条例的颁布、修订和完善,都是更加透明化、科学化、民主化的体现。
增强立法的透明度,保障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是近年来自治区转变立法方式、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体现。
去年,在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的过程中,自治区政府法制办通过12315平台向全区200万手机用户发布消息,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现在立法最大的特点是透明公开,一切都要‘上网’,保障公众有效参与。”自治区政府法制办经济法规处处长刘连喜说。对于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坚持每条必有反馈,把是否吸纳的原因和采用方式回复给公众。
去年,自治区扶贫开发条例的颁布,历经了反复调研、论证、修改、推敲,使这一关乎贫困百姓切身利益的条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改革发展的“绿水青山”。
自治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并坚持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的立法机制,加大推进科学民主立法的力度,对重大或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立法草案,在自治区主要媒体刊登和发布公告,并通过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依法行政,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
近年来,我区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行政执法机关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侵害群众利益和破坏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检查。
近日,中卫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城市。
大手笔的民生保障投入,一再拉长的“民生清单”,温暖的民生数据,是对人民满意政府的最好检验
脱贫、就业、教育、养老……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因这些关键词的频繁出现显得“沉甸甸”“有分量”。
在宁夏,从数百万人的脱贫攻坚到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的共享,从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到健康发展的养老事业,百姓生计的方方面面,刻录着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民意的风向标,也检验着施政者的政策走向。
救助困难学生,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2015年,宁夏完成对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9万人、共3.9亿元的资助;
2016年,将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2.28万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纳入免除学杂费政策范围,共计免除学杂费1828.48万元;
今年向社会征集的民生实事中,加入了“实现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500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免除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的内容。
从2007年开始,宁夏在全国首创“民生计划”,迄今已实施10年,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以大手笔的民生保障投入和一再拉长的“民生清单”,一任接着一任干,躬身为民送温暖。年复一年,自治区民生实事的兑现,如同一盏盏温暖的灯火,烛照着无数行走在人生风雨中的人们。
2016年10月8日,凝聚着宁夏“四十年祈盼,百万人心愿”的民生工程——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110万西海固群众终于喝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为确保实现“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高,力争提前脱贫”的目标,自治区各项扶贫政策频频发力。
2016年,全区启动实施了“13项脱贫行动计划”,建立领导干部定点扶贫机制,设立扶贫产业担保基金,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保”政策,实现脱贫销号249个村,减贫19.3万人,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农民收入2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7%。
家政服务、劳动纠纷、报警热线……银川市将55个部门公共服务热线整合到“12345一号通”平台。银川智慧城市建设频获点赞的背后,是信息化与民生的密切结合。
为了使大数据服务大民生,宁夏建成全区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打通区、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网络,把大数据与群众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健康医疗相融合,实现实体大厅与网上办事、线上与线下、网上与掌上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让“群众跑”变为“数据跑”。
……
一枝一叶总关情,重任千钧惟担当。
历史常常因毅然一跃辟出全新天地,也常以精耕细作绘就绚丽篇章。
5年砥砺奋进、风雨兼程,正换来塞上山川的温馨芬芳。(记者 沙 新 连小芳 李东梅 张文攀 左鸣远 文/图)
商事制度改革:用政府权力“减法” 换取市场活力“加法”
宁夏着眼于提高工商登记效率,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降低企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营造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推进“先照后证”改革,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和国务院决定保留的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外,其他事项一律不再作为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公布181项后置审批事项,审批时间压缩65%,企业登记时间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至4个工作日以内,即日办结率达到80%,已办理各类企业“先照后证”营业执照8327份。截至目前,已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9.1万份,占企业总数的53.5%;1.2万户企业领取“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记者 李东梅 张文攀)
集中审批服务改革:构筑“从省到村” 五级政务服务网
根据自治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自治区行政审批集中服务工作方案》,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应进必进、应进全进、进必授权”的要求,推进凡面向群众和企业公开办理的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目前,全区各级政府都建立了政务服务大厅,乡镇和街道设立了民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一个大厅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着力解决多头审批、群众办事来回跑路的问题,构筑起区、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网络。
在银川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编随事转、人随事走”的原则,将26个部门、100多个科室办理的153项审批事项、505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59枚审批印章永久封存,实现 “一局一章管审批,一个大厅办成事”。目前,“银川模式”已在我区其他4个地级市和5个县推广。(记者 李东梅 张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