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问题大米”白色颗粒物系不慎混入非人为掺假
中新网昆明5月18日电 17日晚,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日前被举报的问题大米调查情况:在大米中发现的白色可疑颗粒物为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原材料,系稻谷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慎混入,可排除人为故意掺杂掺假。
通报称,2017年5月12日16时,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电话举报,举报人称在彩虹桥利民粮油店购买的大米中混杂有疑似塑料颗粒物,要求依法进行处理。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并依法扣押该店库存的13袋涉嫌问题大米(含举报人发现问题退回的9袋)。
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随即成立专案调查组对该事件立案调查,将涉嫌问题大米进行抽样送检。同时,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市场开展全面排查。
经调查,涉嫌问题大米由红塔区利民粮油店于2017年4月20日从昆明市官渡区某精米加工店购进,包装标识为“稻花香”(二级),共计40袋(25千克∕袋),已零售27袋。在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扣押的13袋大米中,有11袋生产日期为“17年04月07日”,2袋生产日期为“17年04月15日”。
5月15日,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扣押的13袋涉嫌问题大米逐袋开封检查,经查,生产日期标识为“17年04月07日”的11袋(共计275千克)大米中,发现白色可疑颗粒物共计18.20克;生产日期标识为“17年04月15日”的2袋大米中,未发现白色可疑颗粒物。
经鉴定,该白色可疑颗粒物为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原材料(化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根据目前调查情况,该事件中发现的白色可疑颗粒物系稻谷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慎混入,可排除人为故意掺杂掺假。
经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排查,截至2017年5月17日18时,在红塔区辖区内未再发现该类涉嫌问题大米,也未再接到相关投诉举报。下一步,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依法对该案进行处理。
【早前报道】
云南疑发现“问题大米” 官方:是否有毒正在检测
云南网讯 (记者熊强)“我们公司买的米吃出了塑料,我们已经吃了两天了,能不能来帮帮我们”。近日,有玉溪的网友爆料称,在小商铺购买的一批大米中竟然吃出了疑似塑料的颗粒物。5月17日上午,云南网记者了解到,玉溪市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13袋涉嫌有问题大米的进行扣押,并立案调查。
“稻花香”大米
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此涉事大米包装封面上标注的来源基地是黑龙江优质水稻基地,净含量为25KG的“稻花香”产品。而据当地微信公号“龙马山”发布关于此事的视频显示,多人将一包上述牌子未拆封的大米打开后,在里面发现了一些白色非大米的颗粒物。在网友和一名负责运送大米的三轮货车司机对话中,司机称大米来自彩虹桥,大概对外已经送出了一百多袋。
付款证明单
云南网记者还注意到,视频中的网友将从大米中发现的白色颗粒物和大米同时放置于掌心,两种物体的颜色截然不同。网友表示,这些白色颗粒物用火燃烧以后呈现胶状,而不是粉末,煮熟以后很难发现两者的区别。
大米取样
随后,他们将此问题反馈到了当地的12315部门,涉事店铺的可疑大米已被暂扣,并带回做进一步核准。
据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5月12日下午4点左右,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电话,称在当地彩虹桥某粮油店购买的大米中混杂有疑似塑料颗粒,要求依法进行处理。接报后,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安排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并依法对该店库存的13袋涉嫌问题大米进行扣押。
目前,该局已对该事件依法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结果将即时向社会公布。
5月17日,据云南网记者了解,这批“问题”大米已送往相关部门进行检测,是否为有毒物质,需要等待检测结果出来才知晓。
此外,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若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违规问题,请拨打投诉电话12331、12315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