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小妹)北京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先诊疗后付费”的模式。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市卫计委了解到,这样的“超市式”就诊模式已在全市16个区17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今后将进一步推开。
前天早上,63岁的刘阿姨来到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自助挂号机前刷了医保卡,并未交费,挂号单据就直接自动打印出来了。很快,叫号系统提示刘阿姨就诊,进入诊室后,医生询问了刘阿姨最近的情况,开具了处方单。看完病之后,刘阿姨来到收费窗口一次性交药费和医事服务费,并在同一个窗口取到药品,整个诊疗全部结束。
刘阿姨所体验到的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种模式叫做“先诊疗后付费”。患者到开展此服务的社区医疗机构就诊时,挂号之后可以直接到诊室就诊,就诊结束后,再一并缴纳医事服务费和药费。减少了缴费次数,节约了就诊时间,这种模式被不少患者称为“超市式”就诊。此外,朝阳区还特别设置了收费窗口和药房“通柜式管理”,患者到药房窗口交费的同时交处方,窗口人员为患者收费时,药剂人员已经完成了调剂和核对,再由窗口人员将药品发给患者,患者在窗口可以一次性完成缴费和取药。
4月8日北京正式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城六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启动了“先诊疗后付费”的就诊模式。医改实施将近50天,这样的模式也不断地在向更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展。北京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副处长荣志清介绍,“先诊疗后付费”模式目前在全市16个区17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开展,根据试点情况,今后或将进一步推开。
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医疗机构是否会担心跑费问题?对此,朝阳区卫计委主任杨桦直言,在推行该便民举措过程中,个别医疗机构也确实遇到过跑费的患者,但数量并不多。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拿药的时候,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就能看到医事服务费是否已交,可以一并收取。此外,患者一旦出现过跑费的情况,在医院的系统里是可以查询到过往记录的。“现在到社区看病的绝大多数患者是社区居民,并非看一次病就不来了,很少有人会这么做的”,杨桦说。
这样的模式也带来了自助挂号比例的上升。杨桦介绍说,自医改实施以来到5月22日,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自助挂号机挂号29.2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36.31%,其中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助挂号占比达81.02%。患者在自助取号机或预约取号机取号时,系统可自动判断该患者是否首次到本中心就诊;是否需要建立健康档案、慢病随访、慢病年度评估、老年人体检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自动分流患者。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