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门’上个月就考完了,英语我也不再考了,因为上一次考得还不错。对我来说,高考只有一天。”走出考场的上海考生小徐,难掩轻松。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包括实施“两依据一参考”、外语科目一年两考等内容,旨在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包括小徐在内的34万余名沪浙考生成为“新高考”的首届考生。
在恢复高考40周年的时间点上,“新高考”在沪浙两地的落地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40年前,一根“指挥棒”重启人们对于梦想的追求,指引数百万青年走进另一种人生;40年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为适应国际竞争和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铺平道路,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
恢复高考40年,“变革”始终是主题词。1984年,保送生制度开始试点;1985年,上海试点自主命题;1994年,试点招生并轨制改革,毕业不再包分配;1998年,广东率先获批“3+X”方案,考试的科学性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进入新世纪,高考“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弊端、城乡入学机会不均等等问题受到各方重视。2001年,高校自主招生迎来试点,传递出“看分”更“看人”的素质教育导向;从中央到地方,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加大招考违规查处力度等一系列举措,愈发体现出遵循教育规律,公平、科学、多元选拔各类人才的积极导向。
从标准化到日益重视个性化,从等待定向分配到鼓励自主择业创业,从“唯分数论”到“多把尺子量学生”,高考改革一直与国家需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同频呼吸。40年来,高考制度对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才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中国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高考制度必须不断适应新需求,提供新动力。让每一个同样努力的人拥有机会,让每一个不同特质的个体能人尽其才,始终是高考改革的初心。
诚然,改革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高考改革的成功,需要高中教育教学广泛而深入的变革,需要进一步畅通中学和大学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对待改革的理解和宽容,在重塑考试制度的同时也重塑自身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
40年间,高考的录取率大幅提升,这使得高考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应该看到,在今天,实现人生目标的路有千条万条,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之门只是其中一条,青年拥有施展才干的广阔道路,而非只有高考一座“独木桥”。这是个人之幸、教育之幸、国家之幸。
招考制度在变,“有努力就有远方”的拼搏精神永远不会变。高考的胜算,在于专注和自信,是每时每刻的努力与坚持。对于人生来说,亦是如此。(吴振东、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