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富成 插图
光阴荏苒,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们的任期即将届满。
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至第七次会议期间,全区420多名人大代表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共提出了1146件建议。
这5年,人大代表们关心的事倍受媒体和公众瞩目。
这5年,一桩桩“百姓身边事”在代表建议办理中落地有声,一件件“代表好声音”为我们唤来美好新生活。
35件重点处理建议和22件议案勾勒宁夏五年发展轨迹
这些年,人大代表们关注了哪些热点问题?近日,记者梳理了自治区人代会上代表们提出的1146件建议,关乎宁夏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的35件重点处理建议和22件议案中,记者发现代表们对养老、医疗等民生方面的关注热度不减,几乎每年都有代表提相关建议,并被列入当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处理建议。
建议也在随着宁夏的发展与时俱进,保障房建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以及枸杞、滩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陆路口岸的发展……5年来,代表建议为宁夏经济社会建设增砖添瓦,亦勾勒出宁夏过去五年的发展轨迹。
2013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重点处理建议共有5件,议案5件,当年代表们的关注重点,包括城乡养老、生态移民迁出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枸杞品牌保护、老年人权益保障、固原西吉高速公路建设、城乡饮水工程、棚户区改造建设等,件件是自治区的大事。
2014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重点处理建议也是5件,议案3件,代表们关注重点有:基本医疗保险、老年大学建设、残膜回收利用、简化政府审批程序、反家暴立法、盐池滩羊品牌保护等。
2015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重点处理建议7件,议案5件,代表们重点关注:城镇化建设、新生儿健康、就业再就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企业排污监管、城管执法、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等。
2016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重点处理建议8件,议案5件,代表们关注的重点为:中部干旱带水源水利工程建设、戒毒人员社会后续管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非公企业发展、计划生育条例等。
今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的9项10件重点处理建议,议案4件,关注的重点有:养老政策、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及管网联通工程、沙湖与星海湖水质问题、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石嘴山资源枯竭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陆路口岸扶持和发展等。
细数1146条建议背后的“民生目光”
每一张人大代表建议纸的背后,是民情民意民声民愿的凝结,是人大代表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细数这5年走过的光阴,自治区人大代表们肩负使命,履行职责,关注群众呼声的目光从未远离。从关乎万千群众的大事,到吃穿住行中的民生之忧,他们的视角延伸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一份份凝聚着代表心血和智慧的建议,从纸上“立起来”,变成一个个项目、一件件实事,浸透纸背的是提出者、督办者、办理者合力奋进的辛勤汗珠……
关注热点 基层医保何时能一体化?
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看病不再难。可对大部分农民工、随子女异地定居的老人和异地求医的大病患者来说,这些优惠政策似乎还有些遥远。在自治区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潘景林等代表在《关于基本医疗保险实行自治区级统筹的建议》中提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一体化,尽快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为人才、技术和资金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环境。代表们建议,应在全区范围内实行统一参保范围、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医疗待遇、统一经办管理、统一基金调度、统一经办流程、统一信息系统的基本医疗保险区级统筹,基金实行统收统支。统筹内容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
办理情况:4年连续推进,宁夏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区“漫游”
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此确定为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抓紧推进,研究制定了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和推进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制度工作方案。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统筹管理的意见》,当年1月1日起,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自治区统一管理,实行调剂金制度。2016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自治区级统筹管理的意见》,自2017年起,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统一参保征缴、统一待遇标准、统一基金管理、统一经办服务、统一协议管理、统一信息系统,其中基金管理实施调剂金制度。
关注热点 宁夏何时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肖建东等10名代表提出了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建议,提出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精神,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正情况,就《条例》中与“全面二孩”政策不相适应的条款及行政主管部门名称变更等内容进行修改。
办理情况:不到半个月,“全面二孩”政策全面落地
2016年1月21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宁夏“全面二孩”政策落地。这一利好政策的落地,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点赞——从代表提出到决定出台,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
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对我区生育和再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管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这次修改,不仅明确了宁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还在产假的规定上采用了全国最高标准: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60天,并给予其配偶25天护理假;产假和护理假视同出勤,工资、奖金照发。按照该规定,宁夏妇女可享受158天的超长产假。
关注热点 离退休村干部养老待遇谁来管?
“一些未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村干部和老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了很多工作,但现在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55元,远远低于去年解决关停企业职工遗留问题政策中的连续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离退休人员的待遇……”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马雪花等代表提出《关于加快城乡养老保险统筹进程,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标准的建议》,他们建议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补助标准,尤其是要提高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和未参加村干部养老保险人员的养老保险补助标准,缩小城乡老年人养老保障差距。
办理情况:186万余居民“老有所养”,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成为常态化
事实上,自2011年7月1日,国家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时,我区将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二为一,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省区。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10项民生计划和30件为民办的实事工作安排,调增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15元,达到每人每月85元,并全部发放到位。自治区人民政府承诺,将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实时跟进,积极探索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最终让老有所养,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成为常态化。2017年1月1日起,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120元,增加5元。截至2016年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86.2万人。
关注热点 “银发时代”谁来关注老人的教育需求?
宁夏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80.7万人,占总人口的12.2%,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现状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自治区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戴秀英等(自治区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宁夏老年大学建设的几点建议》中指出,成立于1984年的宁夏老年大学教学场地狭小、设备落后,仅能容纳440人同时上课,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投入,尽快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提高宁夏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加大对老年教育事业和老年活动场所建设投入,让更多老年人可享受教育。
办理情况:增加老年教育事业和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经费
经自治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先后三次与承办部门协调沟通,自治区财政厅同意增加老年教育事业和老年活动场所建设经费,在当年部门预算中给自治区老年大学增加30万元,并计划2015年再增加30万元,使老年大学专项经费从过去每年90万提高到150万元。针对教学楼顶楼年久失修漏雨等情况,财政厅通过招投标,投资30多万元进行了维护修理。
关注热点 宁夏新生儿死亡率高于全国怎么办?
“2012年我区围产儿死亡率为11.2‰,远高于全国5.89‰的平均水平;孕妇死亡率为27.5/10万,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水平(13.9/10万)!”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马秀珍等代表在《关于保障我区新生儿出生健康的建议》中提出了这样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同时指出我区各地新生儿医疗资源供给不足、新生儿医护人员严重缺乏、新生儿急救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大部分县级医院新生儿救治能力较弱、80%的乡镇卫生院更是没有专职的儿科医师等问题突出。代表们希望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加强新生儿科的规范化、人才队伍、救治能力建设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等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提高新生儿科整体建设水平,降低我区新生儿死亡率。
办理情况:多部门联动护航“宝贝计划”
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了宁夏儿童医院,为自治区培养优秀的儿科专家,对口支援和帮扶带动各市县新生儿科能力建设。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表示将逐步加强全区儿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新生儿科的病床数、医护人员、仪器设备和其他保障性投入;要求全区各三级综合医院必须建设独立的新生儿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在儿科或产科病房内设置新生儿病室。逐步提高综合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配备,逐步达到1:2新生儿科病房床位与护士比例;在各县区建立孕产妇急救中心,依托宁夏医科大总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建设新生儿救治中心。2015年,自治区财政厅在部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购买四维彩超等胎儿检测设备,为产前基础筛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加大实施妇幼卫生“七免一救助”项目力度。在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人均补助经费由最初的60元提高到目前120元。
关注热点 审批程序复杂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办个证需要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章,审批程序复杂让很多人感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自治区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马海科等代表提交了《关于进一步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的建议》,建议自治区和银川市政务大厅能尽快落实中央政策,在审批项目、审批程序、审批内容上大力精简,并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工作作风,服务好企业发展。
办理情况:行政审批“瘦身” 群众办事“减负”
2013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优化政务服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运用“互联网+”手段,推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重点除苛去繁,突出利企便民。当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就对审批事项进行9次“瘦身”,并实施“全流程再造”,重点对事关投资环境、创新创业、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坚决下放,能转移的及时转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行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中,将行政职权事项由6264项调整为1941项,压缩69%。2016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再次取消调整56项行政职权事项,持续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调整后,行政职权事项由1941项减少为1930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由304项减少到288项。自治区人民政府承诺,将以群众是否满意、市场主体办事是否便利、社会创造力是否得到激发为标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做到简政放权到位、放管结合到位、优化服务到位,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持续为企业松绑减负。
关注热点 订单下滑、企业经营困难怎么办?
近年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我区部分企业遭遇订单下滑、生产经营困难、融资不足等难题,自治区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童刚等代表提交了《关于继续实行援企稳岗促进就业政策的建议》,被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处理建议。
办理情况:稳定岗位促就业,企业迎“春天”
2015年3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当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连续6年对依法参保缴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兼并重组、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等3类企业,按照不超过企业及职工当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 9月,又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由原来的3类企业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全区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规定的3%降低为2%,其中单位缴费按照单位工资总额的2%调整为1.3%,职工缴费按照本人工资的1%调整为0.7%;将部分统筹地区生育保险费率降低到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以内,并把工伤保险费率由原一至三类基准费率调整为一至八类;将企业和职工养老、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由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调整到50%,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由60%调整到40%。失业、生育、工伤保险等降费政策实施以来,预计每年为全区1.1万家参保企业和45万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累计减负17.4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稳定了就业岗位,对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