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州区一家企业获颁本市首张全国统一编码的排污许可证,这标志着本市企业持证排污、按证排污,环保部门依证工作正式启动。到2020年之前,全市所有企业都将完成排污证的申领、核发,持证排污。
6月14日一大早,北京华电北燃能源有限公司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通州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特意送来了崭新的排污许可证,该企业成为全市第一家符合排污许可的申报企业。据了解,该企业位于通州,项目建成后将为通州运河核心区1000万平方米的建筑提供采暖、制冷、生活热水、电力等多种能源供应服务。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提出要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依据。排污许可证将成为企业排污的唯一行政许可,要求企业持证、按证排污,开展自行监测,建立台账、定期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如今,本市首张排污许可证颁发,意味着这项制度正式落地北京。
记者看到,新版排污许可证上印有国家统一编码,并新增了二维码。只需用手机一扫,企业地址、排污口位置、排放参数等信息一目了然。证书上还特意标注了“十三五”期间该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限值为每年89.6吨。通州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这一限值是根据新版技术标准以及企业规模精准计算而来,主要针对的是企业排放量较高的一种或几种污染物。
与证书一同发放的还有一本厚达60多页的副本,囊括了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去向等情况,类似一本简易的环评报告。
此前,本市主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排污行为,按照污水、废气排放的相关标准执行,超标排污应受处罚。但对于排污总量,却一直没有相关标准加以限制。新版排污许可证则明确标出了最高限额,相当于给企业加上了排污“紧箍咒”。北京华电北燃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亚中介绍,为了达到如此严格的环保要求,项目相继引入大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污水预处理系统等多个环保设施,环保投入占项目总投入的10%。
除对排污总量进行限制以外,排污许可制的另一大亮点是“一证式”管理。排污许可证整合了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申报、排污权交易等固定源环境管理相关制度,将许可制度与前置审批、过程监管、违规处罚等相衔接,便于管理、监督,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为落实“放管服”,通州区环保局主动与申报企业沟通、发放填报指南,并去生产一线了解工艺流程、污染物特点,掌握一手信息。因此,这张许可证从申请到领取,企业代办员只跑了一趟行政服务中心,大大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据了解,本市首批涉证行业为火电、造纸类企业,以及京津冀地区烟囱高度超过45米的企业,本月底之前完成申领、核发。持证企业应按证排污,未持证企业暂时依照此前标准进行排污。到2020年,全市所有企业都将持证。通州区环保局提示,企业应重视排污许可证申领工作,避免因疏忽造成违法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