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内蒙古 » 正文

全球报道:阿鲁科尔沁 草香沁心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阿鲁科尔沁草原广袤。本报记者 吴勇 摄保护区内的蓑羽鹤。本报记者 吴勇 摄为便于开展保护,工作人员正在保护区铺设监控摄像头光

阿鲁科尔沁草原广袤。本报记者 吴勇 摄

保护区内的蓑羽鹤。本报记者 吴勇 摄

为便于开展保护,工作人员正在保护区铺设监控摄像头光缆。本报记者 吴勇 摄

制图:蔡华伟

“这些年,挖药材、砍树、打鸟的都很少有了。牧民都知道野生候鸟是保护动物,不但自己会主动保护,还不让外面来的人破坏草原。”58岁的巴雅尔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镇查干淖尔嘎查牧民,他的家位于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部边缘。2010年,巴雅尔被保护区管理局聘为生态管护员。

阿鲁科尔沁保护区属于草原草甸类型保护区,最典型的地貌是草原,但又不像内蒙古其他草原那样碧绿平坦,而是具有代表性的沙地草原。近年来,尽管受到干旱气候影响,保护区面临不少挑战,但人们正通过努力,探索如何将沙地草原保护得更好。

实施草原补奖政策,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积极性

6月,保护区腹地,一片片青绿色的草地分布在沙丘与水洼之间。沼泽地中,间或有一群水鸟嬉戏。

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护区内栖息着丹顶鹤、大鸨、遗鸥、白鹤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保护区内有2个镇、2个苏木、24个嘎查,经济结构以牧业为主。当地规定每年3月1日至6月1日是禁牧期,在保护区内,即使是自家草场,牧民也不能在禁牧期放牧。

“保护区草原面积约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七成。刚开始,有牧民对春季禁牧不理解,认为自家的草场凭什么不让放牧?”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管理科主任特木尔回忆,“但是经过我们长期不懈地宣传,又引导牧民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养殖业,多数人的想法已经转变,能主动进行季节性休牧、轮牧,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与此同时,2016年,国家新一轮为期五年的草原补奖政策开始在内蒙古实施,通过促进牧民增收来降低草原载畜量、保护草原生态。

今年1月,保护区内的牧民陆续领取了新一年的草原补奖资金。阿鲁科尔沁旗草原补奖政策确定的禁牧补助标准是每年每亩9.825元,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每年每亩3.275元,补奖标准比第一轮分别提高了2.265元和1.385元。通过保护草原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牧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

修建引水工程,充分利用雨季存水为湿地补水

在海哈尔河河畔,工作人员说,每当雨季,河水从上游倾泻而下,河面最宽时能达几十米,但降水过于集中,夏天降水量达全年70%以上,大量雨水白白流掉了。

前不久,保护区管理局对区域内的植物进行普查,共发现31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种类比保护区成立初期多了40余种。“虽然植物种类多了,但所增加的大多是沙生植物。”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呼格吉勒图说。

历史上,保护区水资源丰富,有乌力吉沐沦河、海哈尔河两大河流和12条小型河流,还有上百个大小湖泊,不但形成了大面积沼泽湿地,境内湖泊依河相连,还为湖泊补充了淡水。但近年来,水源不足成为保护区面临的最大挑战。

特木尔分析,保护区内湿地主要依靠降水补给,而2009年后逐步干旱的气候,是造成目前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因素,“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年均蒸发量达2259毫米,是降水量的7倍多。同时,保护区南端的人工牧草基地和周边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我们估算地下水位每年以2米左右的速度下降,又造成了地下水补给不足”。

在保护区北侧的哈日朝鲁水库,一组工人正顶着烈日紧张施工,从水库旁铺设一条水渠,将河水引向保护区腹地。“预计今年雨季前就能完工,水库续存的雨水可以在雨季过后得到有效利用。这条水渠对于保护区的湿地来说,就是一条生命补给线。”呼格吉勒图说。

“引水工程建成后,充分利用雨水补给,将极大地补充湿地水量,能让湿地功能得到充分恢复,为候鸟提供更理想的栖息繁殖环境。”特木尔说。

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自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为应对干旱造成的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等问题,保护区的人们一直在努力。

阿鲁科尔沁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自然”指导方针,对扎嘎斯台镇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坤都镇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对牧民整体搬迁。目前,已投入400多万元,将216户牧民搬出这两个核心区和缓冲区,力求让保护区的防风固沙功能、水源涵养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都得到恢复。

加强科研投入,用科学手段保护沙地草原,也是保护区近年来努力的方向。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尔沁沙地多样的生态系统,是重要的保护目标。保护区通过与中科院加强沟通合作,积极向环保部门申请资金,由中科院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这里是众多鸟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再加上人均草场面积小,作为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我们更要担负起保护的重任。”呼格吉勒图说。

小档案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8年,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北缘,处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以沙地草原、林地、河流湖泊沼泽型湿地等多样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为保护对象。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