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全球报道:7种癌从口入!这样吃饭是在喂养体内的癌细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7  来源:央广网
核心提示:作为“舌尖上的民族”,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本行走的菜谱,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但是,吃不对可能引发30多种癌症,其中有

作为“舌尖上的民族”,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本行走的菜谱,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但是,吃不对可能引发30多种癌症,其中有7种与中国人关系最为密切。

受访专家

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 陈霞飞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何裕民

吃出来的7种癌症

肠癌吃菜少吃肉多

现代人吃肉太多,吃菜太少,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长期便秘,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有害物质,诱发肠癌。

建议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100克杂粮。

口腔癌烟酒不离口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而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此外,常嚼槟榔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肺癌高温烹调

国人喜爱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一旦没控制好油温,就会产生大量夹杂致癌物质的油烟,再加上很多厨房通风不佳,人体吸入后便增加患肺癌风险。

建议多采取蒸、煮、炖、汆等低温烹调。

胃癌爱吃腌制食品

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亚硝酸盐过高,这一物质具有毒性,还可能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

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较咸,而摄入过量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发生胃炎或溃疡增加癌变风险。

建议少吃腌制食品,腌制时间不足1个月的蔬菜建议别吃。

食道癌喜欢趁热吃

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高温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导致食道起泡、溃烂、出血,反复如此便会诱发癌症。

吃饭时,食物温度保持在60℃以下为最佳。

乳腺癌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喜欢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高。

建议女性每天吃肉不超二两,并保证吃够1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肝癌食物受潮霉变

黄曲霉毒素可致肝癌,它常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坚果等食物中。

建议合理储存食物,一旦食物变质,哪怕只有轻微的霉味也要坚决扔掉。如果吃到发苦霉变的坚果,应该赶紧吐掉,马上漱口。

5个字把癌症挡在门牙外

一吃“粗”

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是近年来癌症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损失越多。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黑米、玉米面、莜麦面、鲜玉米、小米等主食;香菇、金针菇、毛豆、蚕豆、茭白等蔬菜;石榴、桑葚、梨、猕猴桃、鲜枣等水果;黑芝麻、松子、干杏仁、干核桃等坚果。

二吃“淡”

少吃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摄入。对于爱吃肉的人,每周红肉的摄入量要少于500克,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100克以内,每周只吃2~4次。

食盐和盐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尤其要小心你身边的“隐形盐”。比如,超市食品中的薯片、泡面,北方人下馆子爱吃的红烧菜、炖菜、老鸭汤等。

三吃“杂”

预防肿瘤,并不需要什么灵丹妙药,也不需要名贵药材,关键在于平衡饮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忌燥热及过分寒凉食物。

只要配合得好,红黄白绿黑等有色彩的食物都是“抗癌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明确表示:并不推荐任何一种具体的抗癌食物,而是建议食谱有2/3以上的食物来自于蔬菜、水果、全谷以及豆类。

四吃“少”

研究人员发现,“每顿都吃得很饱”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患癌的概率更大。暴饮暴食的同时,如果还酗酒、吸烟,那更给身体雪上加霜,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都与此有关。

做到只吃“八分饱”,不妨尝试以下几招:

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

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

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每口饭咀嚼30次以上,减慢速度;

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

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

五吃“烂”

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应煮烂、煮熟。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护身体免于癌细胞侵袭。

尤其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红柿,以及西兰花和十字花科蔬菜等。以西兰花为例,加热到60℃最理想,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癌活性,减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胆囊癌和皮肤癌的危险。▲(生命时报记者 李迪)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