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批阅病例,是刘建平每天必修的“功课”。
从医三十三年来,她拯救了无数孩子的生命,她是小儿血液科孩子们和蔼可亲的“妈妈”,面对血液病患儿渴望生命的目光,她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坚守与担当——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血液科主任医师刘建平。
已经58岁的刘建平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面对我们的镜头,不善言谈的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小儿血液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面对着白血病患儿,我们需要专业的医术,更需要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成立“小儿血液科”填补内蒙古自治区医学届空白
2005年康复联谊会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
刘建平1991年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1999年到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进修了一年多,2000年回来正式从事儿童血液病专业。“回来之后,我们用先进的治疗方案让一批患儿们存活了下来,效果非常好。到2005年开康复联谊会时,据统计有30多个孩子恢复健康。”刘建平的妙手回春不仅让孩子们脱离了痛苦,提高了存活率,也让医院的领导看到了希望,2007年底,内蒙古医院正式成立小儿血液科。至今,内蒙古医院的小儿血液科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没有“小儿血液专业学科”的空白。刘建平坦言,“由于白血病是恶性病,在那个年代,没有人愿意从事这个学科,因为下了功夫看不到效果,治疗这些病人,心里的还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病人要是因为没钱放弃治疗,我们就感觉很痛苦。”
刘建平和自己带的研究生合影
在刘建平的努力下,科室从成立初期的1名医生,发展到现在的7名医生16名医护人员,都是刘建平一手培养,绝大多数是研究生。从十四张床位到现在的39张床位。9年的时间小儿血液科的发展壮大都沉淀了刘建平的付出与心血。“没有她的坚持与坚守就没有那么多孩子‘生’的希望。”
“治病救人是个良心活儿”
刘建平讲述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据刘建平回忆,早年间我们国家生产的治疗血液病的药物很少,多数靠进口,买药很困难,那时候都是医院医师坐火车去北京连夜把药买回来。“由于药物需要冷藏,科室的医生就用保温桶在里面放些冰,把药包好放进保温桶带回来,十分困难。现在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条件逐步变好,设施也在逐步完善,购药及用药就方便多了。”
刘建平回忆,还记得2002年,她坐火车去北京报一个课题,刚刚下火车,突然有家长来电话说孩子在化疗的过程中出现急性肾衰竭,生命垂危。她挂断电话后马上买了火车票,经过12个小时颠簸赶回呼和浩特市,并在路途中直接电话连线北京的儿科专家电话会诊,确定治疗方案。由于病情严重,当她下火车回到医院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报任何希望了。而她却抛开一切干扰极力抢救,经过一整天的救治孩子开始排尿,浮肿消失了,肾功能也恢复了,孩子得救了。如今这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并且当了瑜伽教练,生活的非常幸福。
刘建平(中)抱着患儿合影
“医生最大的职责就是要有责任心和爱心,在我们科室从没有收红包现象,” 刘建平在严守医德的同时,捐款助人却成为她从医三十三年来的常事儿。还记得,有一年快过春节时,有个患儿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没有钱吃饭了,只买了一袋馒头挂在窗外,孩子就着白水吃馒头,她知道后,就把刚领的3000块奖金全部捐给了患儿的家长,并动员科室的医务人员集体捐款去医院附近的快餐店办了一张饭卡,送给孩子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吃得好些。
始终走在时间的前面 提高患儿存活率
刘建平正在查房
小儿血液科的护士李宁告诉记者,刘主任每天早晨七点多就来到病房,询问患儿情况、签病例,在查房后就接着出门诊,看完一百多号个病人她又要回到病房,再查一遍房才能放心回家。我时常问她,你天天如此不累吗?她说:“如果我没有看孩子就回家,吃饭睡觉都不会踏实。”她的中午饭很简单,一个馒头和一碗奶茶粉就是一顿饭。不论自己有什么事儿,她总是先以孩子为先,从来不会拒绝任何病人。看到她疲惫的身影,“我们真心的心疼她,希望她能好好的休息休息”,李宁悄悄对我们说。
刘建平正在为患儿检查
刘建平能够在医院安心地工作与她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她常年忙于工作,医院成了她的家,她顾不上照顾家里,甚至连陪自己的孩子过个生日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她是小儿血液科所有孩子的“妈妈”,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却有太多的愧疚。她说:“等我退休了再好好补偿孩子。”
刘建平还有两年就退休了,这让她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她还要在这两年干很多的事情。“我不能让这个科室在我退休以后就后继无人了,我要努力让小儿血液科越来越壮大,要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延续下来并做大,我希望等我退休之后科室还能常态化做移植,像发达医院一样病人来了就有好的治疗方案。”
刘建平正认真的分析病人的病情
繁忙的业务工作并没有让刘建平停下学习的脚步,她始终把赶超国内外血液儿科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她所研究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自治区及医院的嘉奖,2011年开始成功地开展了“儿童恶性血液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异体骨髓移植技术”,填补了自治区该项技术的空白。近年她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编写了血液病学相关材料5.9万字。2013年她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医德医风标兵称号。(记者 王慧 陈立庚 贺茂杰 李睿)
记者手记:
记者采访刘建平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作为儿科医生的不易,尤其是治疗白血病这种重病患儿,每天面对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患儿,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职业素养才能坚持自己的这份事业。她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儿科事业,马上面临退休的刘建平,在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挽救的患儿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每当遇到由于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的患儿时,她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难受。
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甚至记者采访她时,她自己都记不清干了哪些“特殊”的事迹,她认为根本不值得留在记忆里,也不需要记忆,因为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就是她的人生信条,她也是这么做的。
从刘建平的身上折射出了所有像她一样热爱医生这个职业的缩影,虽然他们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但这种辛劳并没有消磨掉他们工作的激情,他们不怕累不怕苦的工作状态,是因为他们对这份职业的不懈坚持和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