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内蒙古 » 正文

全球报道:“天眼”守护大草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1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放了一辈子牧,头一次‘看清’自家草场长啥样!”牧民毕力格站在县城数字草原信息中心的大屏幕前感叹。毕力格的草场在内蒙古自

“放了一辈子牧,头一次‘看清’自家草场长啥样!”牧民毕力格站在县城数字草原信息中心的大屏幕前感叹。

毕力格的草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简称“鄂前旗”),临近沙漠,为防止草场退化,这里大多被划为禁牧区。

然而,能不能“禁”,关键在执行。草场地广人稀,靠人力监测,实在不易。可毕力格最近发现,只要邻居们过度放牧或私下开垦,草原执法局总能“逮个正着”。“听说旗里有个‘数字草原’大电视,各家的草场用卫星盯着呢。”

毕力格很好奇,今年6月,他来到鄂前旗数字草原信息中心,在大屏幕上找到了自家的草场。别人家的草场暗黄,到他的草场颜色骤深,“我平时很注意保护草场”,毕力格很自豪。工作人员点开“毕力格”家,屏幕上弹出草原类型等信息,毕力格更为惊叹。

“‘数字草原’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整合了民政、林业、国土等多个部门数据库,对草原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分析和监控。”数字草原信息中心主任王伊拉图解释,“如同天眼一样,时刻俯视境内的整片草原,对出现的各类状况分析研判,并将结果传送相关部门。”

“数字草原”系统运营不断完善,为当地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划区轮牧等生态建设,及精准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提供了科学依据。

让毕力格惊叹的“数字草原”,正是内蒙古大数据产业的代表。

2013年,中国电信呼和浩特云计算基地建成使用,作为亚洲最大的互联网数据交互中心,吸引了7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截至2016年底,自治区全区服务器装机能力达90万台,居全国首位。

有好舞台,就得唱好戏。内蒙古推进全区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对各领域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打破信息壁垒,建成了安监、环保、交通等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

大数据也催生内蒙古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的变革。

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这里有全国首个牛羊肉全产业链追溯平台:牛羊从繁育饲养,到加工、储运,再到网上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让牛羊肉有了“身份证”;消费者拿起肉类产品包装,扫码便能“知底细”。

目前,内蒙古全区已有数百万头牛羊,也纳入了溯源体系,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或许,将来毕力格不仅坐在家里就可“看清”自家的牧场,还可以看着电脑屏幕“放羊”。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