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杭城最高气温再破40摄氏度。从居民家中到小区门前,从直运车辆到填埋场地,从分拣车间到发电机房……酷暑中,记者追踪一袋生活垃圾的分类、直运、处置全流程,也见证了环卫工人在高温下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维护这座城市的美好与洁净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凌晨03:33
下城区柳营社区气温29℃
此时的杭城,还是黑漆漆一片,一辆黄色垃圾直运车抵达柳营社区正门前,39岁的徐潇和41岁的俞洪美从车上跳下,麻利地铺好防污垫,将整齐排列在路边的一只只黄桶搬运至车尾。不到十分钟工夫,小区的第一批其他垃圾就已装车完毕。
“为了按时接收垃圾,又不影响大家晚上休息和早高峰出行,我们一般在凌晨到早高峰前这段时间上班,搬运垃圾也尽量轻手轻脚。”俞洪美一边说,一边脱下棉线、胶皮两副手套,拿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约10分钟后,厨余垃圾直运车也在小区门前停下,来自四川的方永龙和方永斌兄弟俩风风火火地将绿桶一扫而空。经过一夜发酵,桶内的腐烂气味格外刺鼻,兄弟俩都戴着两层口罩,眯着眼睛搬卸垃圾,“我们习惯了这个味道,不过闻得太多还是会有点头晕。”
清晨06:27
凤起都市花园小区气温31.5℃
见到小区11幢3单元的楼道保洁员张丽萍时,她已经在21层高的居民楼里来回跑了两趟。将住户摆放在电梯口的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搬至一楼,分别投入黄色、绿色的垃圾桶中,这是她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瘦削的身体拖着沉重的垃圾桶,几分钟后,豆大的汗珠便逐渐冒上额头。
“平时每天收3趟垃圾就行,夏天要收四五趟,各家的瓜果皮、饮料瓶、餐盒都多了不少。”为了及时完成清运任务,42岁的张丽萍和其他许多保洁员一样,主动将上班时间提前了一个半小时。
接过张丽萍送来的垃圾桶,64岁的路面保洁员黄家义没有急着往外搬,而是将一只黄桶和一只绿桶拼到一处,弓着身子耐心分拣起来。“最近,越来越多业主开始分类垃圾,不过分得不够细,需要我们重新分离。”解开一只未精细分类的垃圾袋,里头有剩菜、果皮,也有牛奶瓶、快餐盒,黄师傅熟练地将厨余垃圾重新分离投放,不一会工夫就将两只大桶再次装满。
“每只桶大概能装150多斤,因为我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每回只能拉一只。”黄师傅说着,用力推动垃圾桶底部的滚轮,缓缓将桶身倾斜,压在自己背后,弓腰缓步前行。从居民楼前到小区门口,这样的垃圾清运过程,黄师傅每天至少要拖40趟。这伛偻的背影,在热辣辣的阳光下显得那么高大、感人。
上午08:46
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气温38℃
收完直戒坛寺巷的最后一桶垃圾,方永龙和方永斌兄弟马不停蹄赶往终点——天子岭垃圾填埋场。
与普通垃圾不同的是,厨余垃圾要先经过生化发酵、利用。直运车一驶入卸料大厅,浓重的酸腐气味便扑面而来。兄弟俩重新戴好口罩,将整车垃圾缓缓倒入巨大的进料斗中。卸料大厅是密闭状态,行车记录仪显示,此时的室内温度已经逼近43℃。兄弟俩的制服很快被汗水再次浸透。
与此同时,徐潇、俞洪美将黄色直运车开至其他垃圾卸水站,经过统一回收,天子岭的全部污水都进入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净化除污。车辆继续蜿蜒绕上山顶,烈日晒得人睁不开眼睛。温度计显示,填埋场地表温度已经超过50℃。
填埋区内,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除了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填埋处置科副科长夏睿祺始终站在烈日之下,一边指挥推土机在如山的垃圾中来回碾压,一边测量实时库容,调度填埋场地。今年26岁的他,是作业现场少有的90后硕士生之一。去年6月,夏睿祺从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成为天子岭一员。尽管上岗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夏睿祺还是吃足了苦头,被刺激气体熏得头疼、咽痛,午后高达75℃的滚烫地表,甚至穿透胶鞋,烫伤了脚板。
“我的研究方向是其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在天子岭能发挥我的特长。”夏睿祺对这份工作却充满了认同和骄傲。
下午14:35
厨余垃圾分选车间气温40℃
进入天子岭,只是垃圾处置、利用旅程的开始。在厨余垃圾分选车间,40岁的李红艳和7名同事一起将厨余垃圾中的杂物用铁钩挑出,亲手分拣。每天200吨厨余垃圾,都要经过他们的双手。工作间里有空调和排风扇,工作80分钟,轮休40分钟,但封闭的环境和忙碌的工作节奏,依然让李红艳们满身大汗,汗水一遍遍浸透衣背。
来自江苏的李红艳,在人工分选岗位5年,称得上是这里的“元老”。“原先我们每天早晨8时上班,现在市区送来的厨余垃圾多了,早上6时半就要到岗。我总是在想,如果大家把垃圾分类做得再好一些,我们工作量就会小很多。”
摘下手套,李红艳的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车间里酸臭难闻的气味常令她咽喉发炎,身体不适。这个暑假,在老家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要来杭州与父母团聚,一想到回家就能见到儿子,李红艳立马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