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蔡华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有了长足进展,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监测不断完善。
“以前这儿默默无闻,来的人也少。现在不一样了,空气质量会商研判、治理的现场调度都在这儿进行,媒体来得也多了。”老范说。
在河南郑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副站长范相阁已经工作了20多年。随着这几年工作内容不断更新,老范明显感觉“压力山大”。
“不学新知识就没法工作,就像老司机走新路,还是得配导航”
每天早晨,老范都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登录郑州市环保局网站,查看各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实时数据,“数据好,我心情就好。数据糟糕,心情也跟着变差”。
“我们看到的数据,大家都能看到,是实时公开的。”老范说,从2012年底开始,郑州市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老范的工作重心,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我们站里的空气自动监测,只包括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三项指标。那时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有点远,很多老百姓也不太关注。”老范说。
这几年,随着公众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老范的工作也越来越忙,“一有污染天气,我们的工作就像打仗。要通过媒体解疑释惑,还要通过数据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一天下来,浑身像散了架”。
老范记得,2013年实施新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后,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在内,监测内容增加到六项;环保局还采购了不少新设备,以应对新标准实施要求。
对于老范这样的老同志来说,能不能正确操作这些新设备,甚至能不能看懂相关数据,都是挑战。通过参加培训,老范了解了设备运行的原理、操作规范、日常维护以及数据应用,“不学新知识就没法工作”。这几年,类似的业务培训,老范他们每个月都有一两次。
老范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本科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他不得不在工作之余继续充电。老范买了不少专业书籍来看,比如《大气物理学》《环境化学》《空气污染的气象学分析》等。他笑言:“就像老司机走新路,还是得配导航。这些年感觉自己又变年轻了,每天都在接触新事物”。
“干环境监测得有好身板,要能熬夜、能抗压,还得能爬房顶”
空气质量是咋监测的?老范调侃道:“爬房顶。”
监测站一般都设在楼顶,需要另行配置简易的伸缩梯才能上去。记者走在上面颤颤巍巍,梯子“咯吱咯吱”响,50岁的老范却身手敏捷,直达房顶。“干环境监测得有好身板,要能熬夜、能抗压,还得能爬房顶。除了这些,还得反应迅速,能在繁杂的数据线索中,梳理出思路和解决办法。”老范笑着说。
这几年,与工作时间一起拉长的,还有不断增加的工作清单——不仅要从事日常监测,更要注重环境质量变化及原因分析、预测预报,“随时有可能要上报分析材料,加班加点是常事儿”。
“我们不仅要出数,更要出准数。”老范说,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准确的预报预警,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如果不能精准把握城市空气质量变化,就无法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做出合理、准确的应急预案”。
如何做到精准监控、预报预警?借助科技手段,再加上肯下“笨功夫”,就是老范他们的全部窍门:工作人员24小时排班监控数据,全市29个监测点位、6项监测指标,每5分钟查看、每小时记录……
虽然空气质量监测已经自动化,但仍要定期进行人工采样。“有些监测点比较远,一待就是半个月,因为要拿出连续的数据对比才有说服力”,老范说,从滤膜称重、测量大气颗粒物浓度,到实验室分析样本颗粒物,再到比对数据,网上公布的实时监测数据背后,也凝结着一线监测员人工采样的辛劳。
有次老范值夜班,监测数据显示,某区县局部地区PM2.5值迅速升高。根据风向、风速、污染源、卫星点位分布等,老范他们初判为秸秆燃烧所致,立即通报给省环保厅应急办和郑州市环境应急与事故指挥中心。得到调度通知后,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确认点,结果确实是秸秆燃烧。
“我们现在的监测系统和联动机制,已经可以针对异常数据做出快速响应。”说到这,老范很开心,虽然辛苦,但他觉得工作有价值。
“虽然任务还很严峻,但通过努力一点点进步,就很提气”
谈到自己的工作,老范归纳了几条:环保部门规范管控、精准治理的“耳目”和“探头”。
“我们不仅要回答空气质量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老范说,现在的监测手段和能力,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还难以满足环保发展需求和公众期待,“要解释污染形成过程及成因,传统监测数据已不能发挥作用,还需开展广泛的科研性监测”。
让老范感到欣慰的是,2016年郑州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59天,较2015年增加了21天,“虽然任务还很严峻,但通过努力一点点进步,就很提气”。
环境监测工作做了20多年,老范觉得“越干越有劲”,因为“环境治理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几年监测站招的新人都是本科、硕士学历,且专业更细化,有环境科学、化学分析、电子化等多个学科,“能进来的新人,得有两把刷子才行!”
作为一名“老监测”,老范说他对环境治理充满信心,“很多以前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包括技术设备、监测手段,现在都在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
■延伸阅读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在城市,在农村环境监测方面也取得了突出进展:2014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提出《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和《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标志着我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制定实施了《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规定(试行)》,2015—2016年重点加强了农村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监测已经构建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较为完整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
此外,在2014年,住建部启动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并且建立了逐省验收制度。2016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了60%,预计2020年可以实现目标。农村污水治理方面,2016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22%,虽然比例不高,但年增幅为“十二五”的4倍,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