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闻》8月24日文章,原题:日本农业DNA在中国社会企业中发芽 去年起,笔者开始观察中国的社会企业,发觉这类企业变化神速。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随着从事社会企业的年轻人不断涌现,他们开始用IT技术等来解决诸如使用化肥等问题。今年6月,当笔者再次来到中国时,似乎发现了两个时代不同的日本。
笔者首先去的是天津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经营的农场。该公司员工超半数为20多岁的年轻大学生。这家农场的场长陈琳站在长有杂草的田地前自豪地对笔者说,路那边的菜地寸草不生,那是使用了除草剂。我的菜地里杂草除不干净,是因为我没有用。他说,从日本学到的堆肥和驱虫方法对种植有机蔬菜起了很大作用。
在北京三里屯一集市,每周都要举办一次蔬菜、肉禽等有机食品的展销会。在那里销售有机蔬菜的柳刚称,自己原来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2008年在日本受到启发,决定自己的后半生就“务农”了。如今,他只从日本和意大利购买蔬菜种子,并对种出来的无公害蔬菜颇有自信。上述两个例子说明,前者继承了日本上世纪70年代市民参与社会实践的DNA,后者则让人想起日本上世纪90年代通过呼吁市民参与社会实践来营造良好城市氛围的状况。不过现在中国的社会企业在吸收日本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独自发展和变化。(作者秋山训子,丰豆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