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时评 » 正文

全球看中国:中国的成功秘诀——先修路和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2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菲律宾《马尼拉时报》9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成功秘诀——先修路和桥 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令杜特尔特政府的9万亿比索“

菲律宾《马尼拉时报》9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成功秘诀——先修路和桥  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令杜特尔特政府的9万亿比索“建设,建设,建设”项目相形见绌。

从马尼拉乘飞机到北京,一下飞机,迎接你的就是一个巨大的机场。我们在1号航站楼下机,得搭乘列车到3号航站楼提行李。出了机场大厅就有多种交通选择——火车、地铁、出租车、租车、巴士、豪华轿车等等。这和马尼拉的体验太不一样了。在马尼拉,我们听说和读到太多的伤心故事,都是讲菲律宾和外国游客如何在机场被偷,出租车司机如何高价宰客。

笔者于周六早晨抵达北京,参加一个媒体讨论会和有关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论坛。“一带一路”连接的不仅有中国的亚洲邻国,还有世界其他地方。过去30年来,中国投入巨资修建基础设施。这一点非常显著。现在的北京已与笔者1988年第一次见到的北京大不一样了。1988年,笔者是报道时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访华的媒体团成员。

全 球 资 源 网 在 中 国 香 港 崛 起

在这个13亿人口的国度,我如今还能认出的只有故宫和天安门广场等人气景点。在北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让笔者觉得,从修建更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方面讲,菲律宾确实还落后邻国许多。此类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创造就业、吸引投资和改善民生的效用。

过去30年来,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大有改善,但发展的速度没有中国快。看起来,成功的秘诀是先修路和桥,其他的随之而来。世界银行驻菲律宾的代表玛拉·瓦立克曾表示,菲律宾可向中国几十年的基础设施发展经验学习。中国和菲律宾在资源、国土面积、人口和政治制度上迥异,基础设施需求也不一样,但两国面临相似的问题,比如快速的城市化,农村人口分散,且多数是穷人。瓦立克说,菲律宾有5年发展计划确定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可以学习中国的规划。中国的规划与更具战略性和更集中的计划与倡议配套。中国的秘诀是公开的:修路,缩小贫富差距,经济发展随之而来。(作者蒂塔·瓦尔德拉玛,陈俊安译)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