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湖北 » 正文

全球报道: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论坛!以诗言志 抒家国情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中新网宜昌9月14日电 (记者 郭晓莹)当代诗词如何更好地发扬中华诗词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论坛活动13日在湖北宜昌举

中新网宜昌9月14日电 (记者 郭晓莹)当代诗词如何更好地发扬中华诗词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论坛活动13日在湖北宜昌举行。当天,谢冕、郑欣淼、商震、林莽、余秀华、大解、荣荣等100多位国内知名诗人、作家、评论家齐聚一堂,回望中华诗词的辉煌,探讨当代诗人、诗歌如何传承、发扬家国情怀。

吉林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作家》主编宗仁发说,诗人与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永恒性话题,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写作,一定是在写“现实感”,让思想的光亮四处迸射,让追问历史的声音不断回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把诗人看作是真正的历史的编年史学家、心灵意义上的编年史学家。”“诗体虽有新旧之别,诗心却是相通的。”故宫研究院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认为,中华诗词是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爱国主义传统则是其中最高亢、最悲壮、最激昂的心灵脉动,传承至今,光辉依然。当代诗人应努力为传统诗词注入时代精神,打造和推出诗词的精品力作。

“我们或许并不缺少‘能写诗的人’,缺少的是真正有品格的‘诗人’。”青年评论家、诗人李壮的发言犀利幽默。他认为,许多在技术上过硬的青年写作者,急缺的其实是一种面向更广阔现实、面向除自己之外其他生命的情怀。这种情怀,能够“提炼出超越时间、闪烁着永恒光辉的情感琥珀”。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认为,诗人应以独特的眼光、以宏阔的、远大的整体视点观察现实的生存环境,在灵与肉、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冲突中,揭示现代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个人心态,让日常经验经过诗人的处理发出诗的光泽,让平庸的生活获得一种氤氲的诗意。他认为,要想写出伟大的诗篇,不仅要掌握诗歌技能、技法,还应该有着自由的心灵、高洁的品格和大胸怀、大视野、大承担。

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和湖北省政府主办,以“诗咏盛世·圆梦中华”为主题,为期6天。(完)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