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赤壁9月26日电 9月25日上午,在上百台各种工程车的轰鸣声中,总投资16.3亿元(湖北省5.7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北部分)在赤壁市黄盖湖大堤堵口堤段开工。
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被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2017年开工的1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涉及湖北部分有加高加固堤防49.6公里,新店河迎流顶冲岸段新建混凝土护岸6.45公里,新建迎水侧硬护坡防护堤段15.189公里,锥探灌浆处理堤段30.45公里,蚁穴挖除堤段49.604公里,压浸平台处理堤段0.46公里,水泥土防渗墙处理3.75公里,填塘固基16.149公里,复建堤顶道路49.604公里,防浪林沿堤4公里,重(改)建穿堤建筑物33座等工程,整个工期为三年。 黄盖湖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南省临湘市、湖北省赤壁市的界湖,流域面积1538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临湘市1106平方公里,湖北省赤壁市432平方公里,是湘鄂两省赤壁、临湘两市重要的粮、棉、油、蔬菜和茶业、渔业生产基地。沿湖现有大小堤垸43个,涉及赤壁市黄盖湖镇、沧湖开发区、余家桥乡、新店镇、赵李桥镇5个乡镇和临湘市8个乡镇,保护人口25.64万人,耕地22.89万亩,其中赤壁保护区内保护耕地面积8.92万亩,保护人口4.22万人。 黄盖湖湖泊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湖北省赤壁市32平方公里,是本流域洪水主要的调蓄场所,新店河、源潭河以及湖周地区来水经黄盖湖调蓄后,向北由鸭棚口河排入长江。
黄盖湖堤垸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群众自发修建,一直没有列入大江大河和重点堤垸治理计划,堤防基本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加高培厚,一般堤顶高程在27.5~28.0米之间(黄海高程)。从1980年以来,黄盖湖流域共发生了16次大的洪灾,平均2~3年一次;共发生溃垸型险情117处,溃决62处,每年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1998年洪水,黄盖湖出现溃垸型险情31处,溃决堤垸22处,防汛物资消耗5000万元以上。2010年7月发生特大暴雨,黄盖湖水位达到28.3米,共发生溃垸型险情37处,溃决11处。2016年7月3日特大暴雨,造成赤壁市境内沿湖的赵李桥、新店段漫溢毁堤37处;桥梁损毁8座,淹没冲毁道路76公里;受灾人口7.9万人,受灾农作物12万亩,倒塌损毁房屋579户1417间,紧急转移安置15231人,直接经济损失1.95亿。 黄盖湖的防洪问题主要表现为河道洪水洪峰流量大与河道泄流能力不足、洪水总量大与湖泊调蓄能力不足两个方面。一旦遇上大暴雨,就会造成流域内的洪水无法及时排泄,形成大面积的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流域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早在2010年,黄盖湖流域特大洪涝灾害发生时,就得到了时任国务院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水利部组织进行了专门调研,2013年水利部将黄盖湖综合治理规划列入《加快长江中游防洪重点工程建设工作方案》并予以批复;随后湖南、湖北两省按程序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8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向国家发改委函送了审查意见。2017年6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8月25日予以批复,工程估算总投资16.3139亿元,其中湖北省5.737亿元。 实施黄盖湖流域防洪治理,是湖北省赤壁市、湖南省临湘市人民期盼已久的民生大事,是解决湖区水患灾害的重大工程,对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成后,必将很好地统筹解决黄盖湖流域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有效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促进人水和谐,推动区域内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赵金河宣布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北部分)开工,项目建设地赤壁市委市政府负责人表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严谨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加强资金管理,做好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工作,确保早日把黄盖湖防洪治理项目建成优质工程、和谐工程、廉洁工程,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杨晗 袁勇攀 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