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湖北省两位全国道德模范载誉归来

   2017-11-19 人民网2400
核心提示:图为:记者 陈会君 杨康黄旭华捧着鲜花走出机场国内到达大厅。(记者 张朋 摄)图为:刘学举出站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记者 柯

图为:记者 陈会君 杨康黄旭华捧着鲜花走出机场国内到达大厅。(记者 张朋 摄)

图为:刘学举出站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记者 柯皓 摄)

鲜花送模范,感动涌心间。

昨日中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从北京载誉归来,一下飞机,就被迎候在此的媒体记者团团围住。

17日在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前,合影留念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邀请黄旭华、黄大发两位老道德模范坐身边。(本报昨日一版报道)“完全没思想准备,没想到总书记还把板凳挪开。”回忆这一幕,黄旭华说:“总书记给我的印象是特别平易近人,尊重和爱护老人,尊重知识分子。”

黄旭华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一穷二白的年代,他和同事们攻坚克难,成功研制出国产核潜艇。当人们称他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时,他总是说“荣誉属于集体”。

面对记者,93岁的黄老一如既往地低调、平和。他表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还要为党和国家发挥余热。

知道黄老长途劳顿,记者不约而同将采访时间控制在5分钟。随后,大家自发将黄老送上车。

此时,围观的人群里,有人认出了黄老,“那不是总书记请他坐一起的道德模范吗!”

车辆开动,黄老向大家挥手示意,人们热情回应,致以敬佩的目光。

15时14分,从北京开来的G450次列车徐徐进入武汉站,人群中走出我省另一位全国道德模范刘学举。

刘学举是竹山县柳林乡洪坪村农民,40多年来先后赡养5位嫡亲、6位非亲老人,多半是或盲、或聋、或弱智的“五保”。人们称赞他是“11位老人的贴身孝子”。

刘学举告诉本报记者,总书记请两位老模范坐身边时,他就站在第二排,目睹了全过程。“总书记尊老爱老的爱民情怀,为全国人民作表率,我们在现场看了都非常感动。”刘学举高高竖起了大拇指。

昨天,总书记的尊长敬贤之举,在我省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大受感动!既为总书记这一举动,也为民族的脊梁。”“敬老爱老,向总书记学习致敬。”“总书记的身教,体现了亲民爱民的崇高风范……”人们以不同方式表达发自内心的感动、身体力行的决心。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