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在浙江慈溪召开,山西陶寺遗址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这是我省继晋阳古城、蒲津渡与蒲州故城之后,第3个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项目。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考古研究表明,距今3900年至4300年的陶寺遗址具有完备的都城功能,已进入早期文明社会,比河南二里头文化还早约500年,成为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核心的重要源头。
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可以追溯到1978年,考古工作者经过近40年、三大阶段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巨型城址,内部有宫殿区、仓储区、手工业作坊区、高等级贵族的墓葬区和祭祀区、庶民居住区等。今年年初,临汾市全面启动陶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陶寺遗址综合展示中心正式开工,项目投资2200万元,按照博物馆、体验馆、规划馆“三馆合一”功能定位,系统展示陶寺遗址的考古历程和发掘成果。同时,陶寺遗址旅游公路也于今年4月开工,计划修筑21.33公里,总投资3亿元。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截至目前,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处公园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7处公园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我省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的还有晋阳古城、蒲津渡与蒲州故城两大项目。其中,晋阳古城遗址于2010年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该遗址公园位于太原市晋源镇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晋阳古城从公元前497年创建,经过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的发展和繁荣,最终形成唐北都的鼎盛局面。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水灌毁灭,一座煌煌古城被尘封于地下1500年。晋阳古城,是山西省历史记载最为明细、规模与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古城,是山西省首屈一指的大遗址。
蒲津渡遗址位于永济市西三十里的蒲州镇境内。遗址分为东、西两城,东西长2.49公里,南北宽1.71公里,占地面积4.26平方公里。东城内发现唐代地层,西城内西北部有北朝至唐代时期蒲州故城的城墙遗迹,这是一处具有丰富遗存的大型遗址,也是我国第一次发掘的大型渡口遗址。它的发掘,尤其是开元铁牛、铁人等物的出土,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我国桥梁史、冶炼铸造工艺、黄河故道的变迁、水文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2013年,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名单。(记者 孙轶琼 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