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海淀区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第七幼儿园,幼儿园负责人向督学介绍园内开展的益智活动。本报记者 邓伟摄
一周前,本市首批835名幼儿园责任督学走马上任,他们的照片、值班电话和督导邮箱等信息通过责任督学公示牌的方式,被挂在幼儿园门口最显眼的地方。
作为新的社会角色,督学如何开展督导工作?昨天,记者跟随海淀区责任督学朱燕红走进了一家幼儿园。
“督”为辅“导”为主
刚过8点,朱燕红掏出幼儿园督学证,递给明天幼稚集团第七幼儿园的保安。她抬手指着门口的公示牌说:“这张照片是我,还有一位副督导是杨英。不巧,她的腿受伤了,我的搭档换成了海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督学吴娟。”
核对完信息,保安递还督导牌。牌子正面印着国徽图案。“上岗前,我们都在国旗面前宣过誓,幼儿园督学工作,位轻任重。”朱燕红说,“手机24小时开着,每一个家长反映的问题都会有回应。”不过,目前她还没接到过任何一通反映问题的电话。
走进幼儿园,透过一层教室的窗户,小朋友们正在吃早饭,一位小男孩冲她挥手。她笑眯眯地说:“也有人问我,如何去分辨一名老师是否爱孩子。其实很简单,收获爱才会献出爱,小朋友在班上的状态就是老师的成绩单。如果小朋友状态放松,很热情好客,师生关系一定融洽。”
“我们去督导,‘督’为辅,‘导’为主。因为绝大多数幼儿园老师表现都是达标的。”朱燕红举例子,“在一所幼儿园督导时,一位小朋友把水洒了,老师没有批评,而是蹲下来赶紧帮着他把水渍擦干净,问了一句‘怎么又洒了’。一个‘又’,说明老师熟悉每一位小朋友的日常表现。但同时我会提醒她一句,小朋友每次‘犯错’都是一个教育点,要抓住,除了询问,还可以引导其他小朋友要乐于助人等,这一点,不从事幼教的人可能不会想到。”
一线园长边督导边“取经”
与其他区不同,海淀区幼儿园督学85%都是幼儿园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朱燕红就是空军蓝天华凯幼儿园的园长。
“每次督导,也是我学习的一个过程。”在七幼的大厅里,一只一人多高的“恐龙”藏匿在人造绿植间,朱燕红停住脚步,拉着陪同的园长问究竟。她欣赏这里的花园式布置,打算回去后将自己的幼儿园也打造得更加漂亮、温馨。继续往前走,两名督学换上白大褂,走进厨房。大师傅正忙着给小朋友们准备营养午餐。走廊上的屏幕,将这些细节实况转播。朱燕红又掏出本记录下来,“明厨亮灶的视频在走廊,方便人监督;将幼儿园大门、窗户等位置的监控接到值班室,方便保安监控;每个班的视频监控直接在园长办公室看……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值得学习推广。”
同行督导不会手下留情
同行督导,会不会手下留情?全程只说好?朱燕红的临时搭档吴娟接过话茬儿:“每次督导都是两人一组,一主一副,互相有个商量,也起到彼此监督的作用,而且督学主督的园所与自己的工作园所一定不在同一个学区。”
走到三楼的大一班,朱燕红扭脸看着门上贴着的安全逃生线路图,边点头边嘱咐园长:“安全制度要上墙,这一点不能放松。”这也是上周她第一次到七幼督导时提出的。“其实大部分幼儿园都做得挺好的,但是我们督学的责任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眼睛里不容一粒沙子。督学不是‘稻草人’。”
大二班的小朋友正在观察自己养的多肉植物。园长蹲在一群孩子身边说:“孩子们喜欢绿植,还会把生病的多肉植物放到多肉医院里,精心呵护。”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向园长介绍着多肉宝宝们的小变化。吴娟说:“要融入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了解班上老师的水平,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临近午时,朱燕红和吴娟的一次督导才告一段落。俩人匆匆赶回自己的工作单位。在幼儿园门口,朱燕红对园长说:“下月见,今天的督导报告一周后请在邮箱中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