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英媒!中国正展开经济学明星争夺战

   2017-12-16 环球网15280
核心提示: 英国《经济学人》1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顶尖经济学家供不应求 副题:在这个迅速增长的经济体内,经济学家本身就是“抢手商
 英国《经济学人》12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顶尖经济学家供不应求  副题:在这个迅速增长的经济体内,经济学家本身就是“抢手商品” 中国房地产商恒大向来出手阔绰。如今该集团又将其慷慨大度延伸至新领域:经济学。在成立一家经济研究院后,恒大已把某大型券商的前明星分析师任泽平招致麾下,担任该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从已知信息来看,他的1500万元人民币年薪已创下中国经济学家(入职企业)的薪酬新纪录。
但如今的中国,无论在房地产、足球还是在近来的经济学等领域,恒大并非唯一大把撒钱的企业。目前中国正在上演吸引最优秀——或者不如说最出名——经济学家的激烈争夺战。刚过去的半年看似成了他们狂热的“转会窗”。除任泽平外,还有其他6名高级经济学家已跳槽,其中大部分在各券商间流动。
鲜有(中国)经济学家的薪酬被公布,但从为数不多已报道的经济学家收入来看,他们获得的绝非只是仅能勉强维持生计的薪酬。(据传)在李迅雷于去年底从海通证券跳槽至另一家竞争对手前,他的年薪已达990万元。业内人士透露,中国顶尖券商首席经济学家的年薪大多介于6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且每年都在增长。

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能够解释(中国的)这种高薪现象。中国仅有100名左右长期为投资者分析数据、解读政策、促进人际关系并发表演讲的经济学家。随着越来越专业化的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对人才队伍大举投资,对这些经济学家的服务的需求十分强劲。
但(中国)迅速涌现的大量“沉闷科学”(经济学)毕业生意味着,初级分析师们的工资将遭到更大程度的抑制。不过,前景应该依然光明——如果他们能掌握格言艺术的话。任泽平就中国经济随成熟度上升而逐渐放缓的现象说出的妙语之一是:未来新5%比旧8%好。对他及其(在中国)非常稀缺的同行们来说,诚哉斯言。(王会聪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