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江门参加“中国制造走出去”论坛,与各路专家讨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话题,深感“一带一路”的成功与“中国制造”能否完美“镶嵌”相关。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中国制造业在沿线国家生根、开花、结果。
从目前中国推进的一些合作看,主要集中在基建领域。这类项目的建成,将会为当地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基础建设的重要功能是为工业化服务,只有工业化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经验是,基建与制造业的“两条腿”要一起迈进。
铁路公路的连通会有利于贸易和物流,但完全依赖于贸易而建立的经济纽带,仍将是脆弱的。
中国推进的基建项目着力于为工业化提供基础,而下一步将会促使更多沿线国家通过发展制造业,来为“一带一路”的大构想提供更坚实、具体的支撑。当然,这个下一步也是挑战所在。
需要明确的两点是,第一,怎样使沿线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与中国制造形成互补,融入生产链,分享全球价值链。第二,怎样培育沿线国家民众愿意为制造业发展而奋斗的价值取向。
我在江门华侨博物馆里看到,几代海外华人之所以能在海外立足,关键就在于他们有一种敢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的奋斗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中国近40年来能够建立全球最完备制造业体系的根本所在。
制造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包括中国的近邻日本与韩国,都是靠这种奋斗精神实现的工业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走出去,首先的一步是,要借助于基础建设项目的推进,从卖产品、买原料,过渡到通过合资、独资在所在国建立工业园区,提升当地工业化水平和制造技术。其次,要重视培育当地劳动力逐步具有适应制造业发展的工作态度。后者更为重要。
现在,研究中国崛起的体制、经济因素已在国际上形成规模。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解读“中国制造”兴起背后的精神因素和价值观因素。美国经济学家格利哥利·科拉克认为,“要想让贫困社会快速发展,不仅要改变它们的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更要改变它们的文化,就是要让更多民众了解经济发达国家的生活。”
实现工业化,不仅是制度和治理的问题,更多是能不能具有发展制造业的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这可能才是“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最难的,当然也是中国模式能够通过“一带一路”在世界上立得住的关键所在。(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