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石墨烯技术、面向多种应用的人工智能芯片、前途不可限量的物联网基站……走进高科技企业云集的中关村,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大批融合了前沿科技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不断地拓展研发、“刷新”升级之中。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SENSORO)专注于超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该公司自主研发全球最小双通道LPWAN芯片——α芯片,只有1平方厘米大小的芯片,却可实现10公里范围的通信,同时内嵌近场和远场数据通信协议,支持双重感知网络。
据介绍,以α物联网基站为核心所搭建的物联网络已经在英国曼彻斯特,中国南京、上海等地部署应用。在北京也已有大约1000台左右的应用,可覆盖大部分的市区范围。今年8月,这一产品摘得2017美国工业设计优秀奖最高奖项,成为美国IDEA奖自1980年成立以来评选的唯一一个通信基站作品。
“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款模拟人类神经元和突触进行深度学习的芯片。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公司明年即将推出上市的一款人工智能芯片,相比传统芯片运算性能有望提升30倍以上,“比如以往芯片1秒能识别2000张图片,未来的智能芯片将可以达到每秒6万幅以上”。
在中关村,类似的高科技企业还有很多,它们在计算机视觉、机器深度学习、自然语义分析、智能电动车、智能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深耕,涌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成果。据介绍,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中关村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进行超前布局。目前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新的前沿技术不断涌现,创造了新需求,增加了新价值,拉动了新就业,驱动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根据最新统计,1-10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利润总额3301.2亿元,同比增长31.4%。实缴税费2126.7亿元,同比增长14.5%。独角兽企业67家,约占全国一半。预计全年企业总收入超过5万亿元,加快实现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文/本报记者 任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