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国际观察:德媒!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味药”

   2017-12-27 环球网1350
核心提示:德国《经济周刊》12月26日文章,原题:绘图板上的革新 中国领导层通过规划让小渔村成为国际大都市,让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如今,
德国《经济周刊》12月26日文章,原题:绘图板上的革新  中国领导层通过规划让小渔村成为国际大都市,让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如今,北京希望来掌控一场科技革命。
中国是世界上财富增长最快的国家。该国在1988年才出现私营企业,而如今私营经济已占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六成比重。如今,中国政府正希望复制经济腾飞的方法,尽力推动今后十年的技术进步。
第一味药是金钱。中国政府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并用巨额资金资助初创企业。2016年,中国投入的科研资金已居世界第二。瑞士信贷银行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年度科研资金将比现在再增加73%,从而超越美国。

第二味药是竞争。在北京确定了电动汽车和机器人等十个重点行业后,中国的31个省份开始相互竞争,各地方政府都努力制定战略,以便最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第三味药是产业园区。典型的例子是1986年成立的中关村创业园。11月,美国商业资讯公司“专家市场”将北京评为全球科技中心。“专家市场”的凯莱赫说:“中国的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有利于年轻人才。”
其他国家正羡慕地看着中国的创新政策。经济学家认为,对于大型项目来说,中国的计划经济手段可以成为一个优势,不论是高铁还是航天计划,政府能够在各企业之间协调,能够提高效率。在中国走向全球科技领军者的道路上,最大的阻力是北京过于习惯成功。因为真正的科技革新的结果是无法预测的,无法一切掌控。(作者利亚·杜贝尔,青木译)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