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鹏)2017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攀上了近10年最高点,而消费维权也热点频发。中消协昨天发布了2017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老年保健品、校园贷、共享单车位居前三。
2017年,消费者权益意识愈加增强,“90后”一代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人群,消费风格更加鲜明多样化;新型消费方式日益走红,网络消费、信用消费、健康消费引领潮头;共享单车、网红店、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经历了快速崛起和行业退潮期,其中部分企业大起大落的发展轨迹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位居热点首位的老年保健品,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区,“老年人盲目购买产品”“虚假广告营销”“产品质量不过关”等负面曝光层出不穷。去年继3·15央视曝光武汉乐百龄等公司向老人出售无资质保健品后,6月时,常年以捏造出的各种“专家”身份在广告中大肆吹捧产品作用的刘洪斌(滨)与胡祖秦等也被主流媒体集中报道。相关人士认为,杜绝“坑老”乱象要靠监管部门和社会群体的共同作为,充分调动各渠道资源,从执法层面、司法层面、社会治理层面多角度出击。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在变身为“校园贷”的过程中,其经营行为因“裸贷、收费混乱、暴力催收”而有待进一步规范。2017年,各地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常见报端。针对校园贷的种种诈骗问题,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互联网金融委员会等均发布通知,禁止违规机构向大学生提供校园贷服务。与此同时,各地消协组织也建议加强对网络信贷和金融消费的监管。
“酷骑单车押金难退”“小蓝单车被曝宣布解散”等均成为一时的社会舆论焦点,带动共享单车领域持续保持曝光热度。针对共享单车问题,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城市相继出台指导意见,明确违规处罚细则,遏制“野蛮式成长”。如今,消费者期待更加有力的监管措施早日落地。
位居第四热点的是网络订餐。网络订餐作为餐饮服务的新型业态,以快捷、实惠等特点迅速受到年轻一族的喜爱。“外卖热”的背后,是安全卫生、规范管理、监督责任等诸多隐患。“互联网+”下的外卖,涉及工信、食药、卫生、工商、质监等多个部门,公众期待在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各监管部门能建立协调机制,提升监管成效。
排名第五的热点为酒店卫生。2017年下半年,酒店业接连曝出客房卫生恶劣丑闻,“杭州快捷酒店环境卫生引发吐槽”“济南全季酒店保洁员用毛巾擦马桶”以及近期的“哈尔滨五星级酒店马桶刷刷杯子”等事件的集中爆发触动了消费者的敏感神经。相关人士认为,保障旅客的付出与享有的服务相匹配,不仅需要事后对暴露的问题严加整治,也需要相关部门对酒店行业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
此外,网约车、预付卡消费、《电子商务法》、刷单炒信、OTA企业捆绑销售等分别为十大热点的六至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