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夏晶 通讯员涂莉)“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是全市法院2017年的目标。昨悉,去年,全市法院实际执行到位标的额219亿元,而且让1.11万“老赖”主动还钱。实现这一目标,全市法院执行呈现“十大亮点”:拼搏赶超、百日攻坚、规范执行、执行创新、追抓老赖、善意执行、民生优先、司法网拍、信用惩戒、执行联动。
全市法院2017年开展 “拼搏赶超打擂竞赛”和“百日执行攻坚行动”,开通“执行110”和“武汉执行”微信公众号,设立“执行无忧”悬赏保险金,严厉制裁拒不执行、规避执行行为。开展“规范执行年”活动,健全执行规章制度,强化执行关键阶段前置审查,全面推行分段集约、繁简分流、类案集中执行模式,努力提升执行质效。
全市法院在执行创新上全面推行律师调查令、悬赏执行及引入悬赏保险机制,拓展财产调查的广度深度,通过执转破消化“僵尸案”。
2017年,全市法院追究刑事责任27人,司法拘留553人。与工商、房管、社保、人民银行等单位协作,完善执行查控体系,强化联合信用惩戒,让“老赖”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一年来,全市法院共向媒体推送失信名单12批339人次。累计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7.52万人,其中1.11万名“老赖”因受信用惩戒被迫主动清偿债务。
在涉及民生案件中,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6191件,结案5716件,实际到位2.04亿元,执行到位率34.88%,惠及3800余人次,集中发还案款40多批。
全市法院深化网络司法拍卖,成交拍品753件,成交金额51.26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0017亿元,分别是2016年的2.2倍、2.7倍和2.4倍,各项数据超过前3年的总和。
全市法院去年全年共受理执行案件53799件,执结46082件,实际执行到位标的额219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4%、36%和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