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田地面安置真空泵、缓冲瓶、采样瓶,用管子相接,再将套管连接到埋在土壤下的淋溶液采集桶中,在地下采集桶的周边铺上集液膜,这样就形成了地下淋溶监测装置,通过这一装置来分析检测水体污染状况。”1月10日,省农科院土肥专家范先鹏向记者介绍。
范先鹏,是参与“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的专家之一。经过18年攻坚克难,1月8日,这一重大项目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广泛推广应用,我省宜昌、襄阳、咸宁、鄂州、荆门、潜江等地近三年累计节约氮肥(折纯)6.45万吨、磷肥(折纯)6.05万吨,减少农田氮素排放11304吨、磷素排放665吨。
专家介绍,该体系创建了全国六大分区、54 类种植模式的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建成了首个全国农田面源污染大数据,自主研发了农田地下淋溶和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监测技术,制定6项相关技术规范,还首次揭示了此类污染的排放规律、核算方法等。
该成果被全国各级农业环保机构整体采纳应用。依据这一监测体系,我国首次摸清了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底数及重点区域。(记者刘自贤、通讯员杨文、刘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