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正加速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进军。昨晚,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访谈中,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去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预计突破5万亿元,对北京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达四分之一,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在本市“一区十六园”的空间布局外,中关村还建立了20多个京外合作园区,10个海外联络处,成为北京科技创新的金名片。
日均创办80家科技企业
去年,中关村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1至11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4.2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利润总额3758.1亿元,同比增长30.2%。其中,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7.6%,增速高于上年同期4.4个百分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9万件,占全市企业的6成以上。“去年,中关村的独角兽企业有67家,相当于全国一半,大家比较熟悉的小米、滴滴、今日头条、美团等企业都榜上有名,数量上仅次于美国硅谷。”翟立新说。
从创业活跃度看,去年一年,中关村新注册科技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平均每天有80多家企业在这里注册诞生。从创投和风险投资情况看,中关村活跃着1万多名投资人,900多家创投机构,去年一年的创投金额达到1100多亿元,无论是投资案例和投资额都超过了全国的30%。
有海归人才3万多
“中关村之所以有今天的表现,关键就在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翟立新介绍,中关村有海归人才3万多人,这些人才创办了8千多家企业,是国内海归创办企业最多的区域,也是众多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的首选之地。
翟立新还把一块芯片带去了访谈现场。“这就是海归博士鲍捷研究的量子点光谱仪芯片,它在我们的污染防治、食品安全和工业金属检测与探伤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今后大家去菜市场买菜买水果,用手机一照就可以看到营养怎么样、是否新鲜。”
中关村提供的创业服务也是全方位的。据介绍,在公安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关村的出入境是最便利的。在绿卡直通车制度下,在中关村拿中国“绿卡”只需要50个工作日,缩短了130天。
1500多家企业产品出口
据初步统计,中关村企业中有产品出口的企业达1500多家,近200家企业在海外进行了并购,境外直接投资达到250亿元。中关村的新技术、新产品不仅走到了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开花结果。
翟立新说,以京东方为例,平板电脑中每四个就有一个用的是京东方的屏幕。“前不久,京东方又有了新的突破,成功研发5.5英寸柔性显示屏,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也使价格大幅度下降。”
中关村管委会还搭建起信息服务平台,在海外国家建立联络处,鼓励企业更多地整合全球的创新资源。“特别是去年和市科委及相关委办局制定的‘一带一路’北京科技行动计划,鼓励开展园区合作,跨国技术转移,共建实验室和人员往来,鼓励更多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