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博举行小年送春联活动,参观国博的观众有机会获得馆员书写的春联,把祝福带回家。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姑娘,给我瞅瞅,我这是中奖了不?”国家博物馆北服务台,头发花白的市民李先生,往前探着身子,把刚抽的奖券递过服务台。
“恭喜您!这是瑞犬的图案,可以领一副春联。给您拜早年了。”国博社教部的工作人员笑呵呵地递过一副春联,每一副都用红色丝带捆了个蝴蝶结。
一上午,排队抽奖的人络绎不绝。红色的抽奖箱子周围,都是笑脸。
奖品并不厚重,只是国博馆员手写的春联。但观众热情很高,“凑个热闹,过节了么。”一位观众说,“手写的春联,透着喜庆。我小时候都是院儿里一位老师给每家写春联。这些年,大部分都是孩子们买的印刷品了,现在在博物馆里再见到,觉得特别亲切。回家我就要贴上。”
春节到了,北京的各大博物馆都忙着盘点过年习俗,留住年味儿。“大年初二,我们组织了北京的一些家庭,到博物馆里包饺子,跟波兰的博物馆连线,一起过大年。”首博相关负责人说,“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一些传统文化应该趁着过年,让更多人了解。”
故宫出版社花费1年时间,揭秘《宫里过大年》的细节。除夕守岁,皇帝也要来点儿夜宵。清朝前期,新年第一顿,皇帝吃素馅儿饺子,有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蘑菇、笋干、鸡蛋等。直到清朝晚期,皇帝吃的饺子馅儿才带点荤腥。
皇家过年,玩儿的花样也不少。比如正月初二至初十,择一吉日,皇帝要和王公大臣“雅聚”一下,舞文弄墨一番;过年期间,每一天,皇帝都会安排看“贺岁片”——唱大戏。紫禁城里的春联跟宫外的红纸黑字不同,多是白纸黑字。
“古时候,没有电视、网络,可是人们过年,尤其是皇帝过年花样也不少,我们希望梳理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家有个参考,可以比照着过年。”《宫里过大年》一书编辑周利楠介绍,该书最大亮点是“有图有真相”,全书大约有300多幅图片,有一部分纸质、丝织文物往常很少展出。
透着年味儿的展览也相继在博物馆里开幕。300余件(组)徐竹初、徐强创作的木偶艺术作品在国博展出,《大名府》《蒋干盗书》《抢亲》《雷万春打虎》……很多儿时庙会上看到的木偶戏经典剧在展厅复原;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磁州窑博物馆、廊坊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阿呆的欢喜”——京津冀系列民俗文化展登上正阳门城楼,带着武强年画一同给市民“拜年”。
采访手记
做找年味儿的人
北京的博物馆,大多从上一个春节,就开始忙乎着寻找这一个春节的年味儿。一位博物馆员工说:“生活好了,靠吃一顿好的很难再找到过年的感觉。但生活好了,过年的仪式感不能丢,这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博物馆里不再是贴个春联、挂个灯笼凑热闹,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挖掘与过年有关的故事,用文物说话,吸引更多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过年,的确需要一种仪式感,我们与其抱怨年味儿淡了,不如逛逛博物馆,也做一个寻找年味儿的人。本报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