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全球报道:以系统思维 融入经济建设 融入文化建设 融入社会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0  来源:中国城乡新闻网
核心提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系统思维,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同共进,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融入经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生产方式,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端正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绝不能走西方一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首先要端正发展理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深刻领会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充分认识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正确发挥生态环境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转变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绿色化是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绿色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实施节能环保重大工程;推进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融入政治建设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前,应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体现到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

树立绿色政绩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大政绩。在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就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绿色政绩观。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哪些是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哪些是必须确保的作为底线,必须明确,不能有半点含糊。领导干部必须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职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但这不是说不要增长速度,而是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保持中高速增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健全制度规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到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同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铁索构筑起生态文明的制度屏障。同时,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平衡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功能。

融入文化建设

遏止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需要加快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等等。

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保活动,营造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闻媒体应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应当看到,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环保宣传教育需要细水长流,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应通过行之有效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环保意识,让每个公民都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努力打造生态文化示范精品,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形式,满足公众生态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大力开展绿色产品公益宣传,加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等相关政策解读,维护公众的绿色消费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推进绿色科技创新。科技与文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科学技术是修复环境、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必须坚守对生态环境无害的底线,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目标,不断推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坚持走绿色化科技发展之路。政府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积极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重视以科技体制创新促进绿色科技突破,以强有力举措攻克绿色发展瓶颈。例如,降低绿色技术应用成本,提高绿色标准、能效标准和油品标准等,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科技成果应用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形成推动绿色科技发展的合力。

融入社会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形成以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为荣,以铺张浪费、加重生态负担为耻的社会氛围。德国学者提出了生态包袱概念,即每单位产品重量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总量。例如,一个10克重的金戒指,生态包袱是3500公斤;一件170克重的汗衫,生态包袱是226公斤;等等。在生态系统最下游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不但可以减少大量资源投入,而且可以减少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污染排放。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更深层次看,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从“光盘”行动到低碳出行,再到新颖时尚的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对于个人而言,折射出现代人的文明素养;对于社会来说,照鉴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品质,意味着社会成员懂得自我规约、懂得尊重公共空间、懂得人与自然和谐,标注着社会文明水准。

形成全社会共建合力。环境治理既靠政府主导,也靠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要在环境治理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物质基础、创造相应条件。例如,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公共交通成为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方式,让公众切身体会到绿色出行的便利。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依法依规落实其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政府和社会组织、公众形成新型合作关系,协力推进绿色发展。对于公众来说,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同时,政府应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通过举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原标题: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责编:陈伍    长   弓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