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冒着滚滚浓烟的小轿车,他抱起矿泉水毅然往前冲;
面对蹿出火苗的出租车,他提起灭火器冲上去;
面对急需送医的女孩,他一把抱起就拼命往医院跑……
在同事的印象中,一次次面对危难的时刻,总有他的身影迎难而上、化险为夷。这个人,名叫杨雪峰。
2月18日,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副大队长杨雪峰在执行公务时遇袭牺牲,同事们回想起与他一起共事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杨雪峰一次次用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他抱着矿泉水冲向冒着浓烟的车辆
“那是2015年的除夕夜,杨大队没有休息,和我们在街面上执勤。”与杨雪峰共事的渝北公安交巡警支队同事回忆,当时,杨雪峰带领民警顶着呼呼的寒风,正在渝北区政府十字路口执勤。
深夜11时许,十字路口附近正在开心赏灯、逛街的人群突然发出惊呼声,开始四散奔逃。
沿着群众背离的方向,杨雪峰很快找到事发原因:距离十字路口不远处的车道上,一辆小轿车正冒出滚滚浓烟。
原来,驾驶该车的司机袁女士当天下午急匆匆从四川绵阳赶回渝北老家过年,由于走得匆忙,没有注意水箱里的水已经见底,连续行驶数百公里后水箱严重缺水。当行驶到渝北区政府十字路口时,车头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发动机眼看就要爆缸。
吓坏了的袁女士将车停在路中间,拼命冲出驾驶室,狼狈地逃向街边。其他市民见势不妙,也四处奔逃。
此时恰逢除夕夜,街上行人不少,一旦车辆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杨雪峰见状,迅速冲上前去,冒着被烫伤的危险奋力打开引擎盖,让发动机散热,并四处寻找灭火器。
一时找不到灭火器,情急之下杨雪峰来到旁边小卖部,掏钱买了一箱矿泉水,抱着矿泉水冲回小轿车旁,用矿泉水给车辆降温。
待车辆冷却后,为不妨碍交通,杨雪峰带着同事们将车辆推到了路旁较为宽阔的地方,又帮袁女士联系了维修厂。
“忙前忙后两个小时,顶着呼呼的寒风,杨大队愣是没说一句辛苦的话。”
他提起灭火器冲向着火出租车
“面对危险,杨大队从来都不含糊。”杨雪峰的同事告诉记者,哪怕是面对蹿出火苗的车辆,杨雪峰二话不说就敢冲上去。
2014年6月的一天午后,烈日当空。刚处理完一起交通事故的杨雪峰回到大队办公室,端起水杯正准备润一下干渴冒烟的喉咙,突然,窗外传来阵阵喧闹声。
杨雪峰从窗边望去,不远处一辆出租车车头浓烟滚滚、蹿出火苗,浓烟逐渐遮住车身。
大队所在的街道是石船镇中心地带,而出租车使用的是液化天然气,若是发生爆炸必然会造成人员伤亡。怎么办?正当其他人还在犹豫的时候,杨雪峰丢下杯子,提起走廊边的两个灭火器,拔腿就往楼下冲去。
“看见杨大队冲上去,我们纷纷提醒他注意安全,等消防队员赶来,可他并没有丝毫迟疑。”当杨雪峰来到马路中间时,熊熊烈火已经蹿出引擎盖,正在向全车扩散。
迎着烈火炙烤,杨雪峰提起灭火器奋力喷射。一个灭火器喷完,他接着打开第二个……烈火烤焦了他的头发,火星飞溅到他身上烫起一个个水泡。
最终,在他和赶来同事的努力下,火势被控制住并逐渐扑灭,除了出租车被烧毁外,没有造成更大损失。此时,杨雪峰的头发早已被烤得焦黄,脸被熏得漆黑,全身都是灰尘,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全是水泡。“事后我们问杨大队,他为什么胆子这么大,他说,其实他胆子也不大,当时也很害怕,但遇到这种事情,就该是我们这种穿着警服的人去做。”
他抱起小女孩往医院拼命跑
“快救救我孙女!救救我孙女啊!”面对群众的求助,杨雪峰跑得比谁都快。
“当时我们跟着杨大队在渝北区金港国际商城附近巡逻。”2015年7月13日中午2时许,杨雪峰和同事们巡逻到渝北区金港国际商城附近时,突然听到一位老婆婆撕心裂肺地呼救“快救救我孙女”。杨雪峰急忙从警车上下来,冲向围观的人群。
他拨开人群,发现一小女孩倒在滚烫的地上,脸色苍白,口吐白沫,全身不停地抽搐颤抖。
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老太太急得双脚跳,呼天抢地地求救。可围观群众不知女孩患了什么病,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这对焦急的老人是小女孩的爷爷奶奶,带着孙女从渝北区大湾镇来到两路城区为孙女购买学习用具。不料,在吵闹的商场和酷热的街区转悠几个小时后,体质羸弱的孙女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吓得两位老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顾不得小女孩吐出的污物,杨雪峰冲上前去扶住小女孩,掐女孩的人中,用凉水为女孩降温,然后抱起孩子,拼命跑向不远处的警车,载着孩子就往医院赶。
一路上,杨雪峰用喊话器指挥其他社会车辆让道,并用对讲机通知沿线交巡警配合指挥疏导交通,为护送病童的警车留出生命通道。
当时正值车流高峰,杨雪峰驾驶着运送孩子的警车,连闯2个红灯,逆行400余米,3公里多路程,仅用4分钟时间,就将女孩送到了渝北区人民医院。
车刚停稳,他立马抱起孩子冲进医院急救室,请医护人员赶快急救,然后再与两位老人去办理医疗手续。
“医生说,女孩严重中暑,幸好送医及时,如果再耽误10分钟,可能就抢救不回来了。”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女孩很快恢复了过来。
“杨大队就是这样一个人,危难时刻他挺身在前,休息机会他让给同事,如今他虽然永远告别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杨雪峰的同事们说。
本报记者 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