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保合镇金盘村村支书李淑兰对村里的大事、小事、麻烦事,事事要管,就像——
村民家的义务“管家婆”
“李支书,我儿子身份证丢了,能帮忙补办吗,他过几天就要开学了。”
“没问题,来,先填个表。”
2月22日中午,在丰都县保合镇金盘村,村民毛兴秀到村委会补办身份证,李淑兰正准备下班,看着毛兴秀一脸着急的模样,她笑着将其迎进办公室。
今年53岁的李淑兰,是金盘村村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各项考核指标年年名列前茅,2016年,金盘村村党支部获得“丰都县优秀支部”称号,同年,李淑兰也被评为丰都优秀共产党员。
她毛遂自荐挑重担
金盘村靠近保合场镇,2000年,由马金子、塘坝、金盘三村合并而成。李淑兰本是金盘村的村支书,三村合并后,她主动找到镇党委,想再次挑起村支书的重任。
时任镇党委书记的郭庆立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个子不高、有些瘦弱的女同志,心中有些犹豫。此时的金盘村共有2000多户村民,是原来的三倍,在农村,女同志当支书本不常见,更何况还要带领这样一个大村。“郭书记,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请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做出点成绩来。”就这样,镇里决定让李淑兰先担任一届村支书。
刚走马上任,李淑兰就没闲着。金盘村刚刚完成合并,村民间缺乏凝聚力,三村村民时常因干部选举、征地拆迁等事发生口角,村民间也喜欢按原来的村子划分小团体。
李淑兰走村串户,给村民们做工作。“虽然我们以前是三个村,但现在合成一个村,大家就是一家人,不要再分你我。”李淑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村民间的矛盾渐渐化解,金盘村凝聚力不断增强。2003年,李淑兰三年任期满后,又以全票获得连任。
24小时不敢关机
采访间隙,李淑兰的手机铃声总是不断响起,村民一会儿打来电话咨询社保,一会儿咨询孩子入学问题,就连家里老人生病也要找她帮忙。
“平时,我24小时不敢关手机,就怕村民家有急事,耽搁了时间。”挂了电话,李淑兰向记者解释。
那是2014年7月的一天,连续下了几天暴雨,凌晨四点,李淑兰被急促的电话铃惊醒——金盘村老鹰岩处发生地质滑坡,要她立刻赶往受灾现场。听着窗外哗啦啦的雨声,一旁的丈夫不由地担心起来:“这么大的雨,别去了,多危险啊。”
“滑坡不是小事,作为村支书,我怎能置之不理。”李淑兰一边安慰着丈夫,一边收拾起雨具、电筒,骑着摩托车赶往几里开外的滑坡点。
滑坡处,几户村民的房屋已经垮塌,几只山羊被碎石卡住,发出“咩咩”的求救声。李淑兰冒雨将村民们转移至安全地方,又和镇里赶来的营救队伍,抢救村民财产。接着几天,她又和村干部轮流值班,向安置点派送救灾物资,给受灾村民做心理疏导,常常整夜合不上眼。一个月后,抢险工作告一段落,金盘村获得镇里表扬,李淑兰却累病了。
“只要村里有事,她总是冲在最前头,每次换届选举,我们都投她的票。”在金盘村,说起村支书李淑兰,村民们不禁啧啧称赞。
村里有“五朵金花”
在农村,村干部责任大、任务重,工资却不高,年轻的村民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担任村干部。
2008年,村里的计生专干退休了,剩下的村干部也大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眼看村支两委人手紧缺,李淑兰决定动员外出务工的妇女返乡。46岁的余维情是她联系的第一位村民,那时,余维情正在浙江打工,父母年事已高,两个孩子在保合场镇上学。李淑兰拨通了余维情的电话,劝她回乡发展,可那时,村干部一年的工资只有几百块,余维情甚为犹豫。
“小余回来吧,你有文化、懂电脑,村委会正需要你这样的人。尽管村里工资不高,可你一边工作,一边还能照顾家人,这不比外面打工强吗?”李淑兰一连打了几通电话,余维情终于被说动了,年底她辞去工作,回到金盘村,成为村里新一任计生干事。
此后,她又陆续说服蒋璐、胡桂芳、江小玲返回老家,组成新一届村支两委的核心成员。
“别看我们村的干部全是女娃儿,可办起事来心思细腻,服务态度又好,一点不比男娃儿差。”在金盘村,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们为“五朵金花”。
去年7月,丰都县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民王永家的清洁卫生成了“老大难”问题。王永患有精神疾病,母亲和妻子常年卧病在床,镇里的工作人员几次上门帮忙打扫,都被王永拒之门外。
“李支书帮下我们吧,这王永可真不好沟通。”无奈之下,镇工作人员找到李淑兰。
了解情况后,李淑兰二话没说,带着“四朵金花”来到王永家中。
“家里再脏再乱也是我的事,跟你们没关系。”李淑兰的到来并没有改变王永的态度。
胡桂芳见状,连忙在旁打圆场,“老乡,清洁是我们帮你做,你什么都别干,看着我们打扫就行了。”
“真是你们帮忙打扫?之前来的干部可没说清楚。”王永将信将疑。
这时,蒋璐、江小玲已拿来了扫帚、拖把等清扫工具,大家麻利地行动起来。忙活了一下午,王永家里终于焕然一新,连床单、被褥也换了新的,王永乐得合不拢嘴。
“村干部虽不是什么‘官’,但管的事还真不少,大事、小事、麻烦事,只要找到我们,都不能拒绝,就像个‘管家婆’。”李淑兰坦言,再过几年她也到了退休年纪,但只要村民需要她,她都会一直干下去。
本报记者 左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