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一个“炕头企业”的生意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我们在老家过年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但今年我提前上来了,还惦记着手里的事儿。”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村民虎海霞说。  让虎海霞惦记的是村里的麻编“事业”。不仅是她,很多村民春节期间都提前

“我们在老家过年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但今年我提前上来了,还惦记着手里的事儿。”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村民虎海霞说。

让虎海霞惦记的是村里的麻编“事业”。不仅是她,很多村民春节期间都提前从彭阳老家回到村里。

2月26日,记者来到滨河家园四村,还没走进村里的月牙湖手工坊,就听见里面传出热闹的交谈声。

“先把线圈过个秤;赶快把你的活做完交上;我那100个杯垫子捆好了没……”话语中充满忙碌和喜悦。

负责传授麻编手艺的非遗传承人张?进屋后,村民们纷纷围了过来,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迫不及待地请她点评自己的作品。

手工坊的四面墙上悬挂着各类麻编作品,每件作品都附着作者姓名,一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刺绣横幅格外醒目。

滨河家园四村于2014年由彭阳县生态移民搬迁至月牙湖乡,村里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

2017年11月,村里成立了月牙湖手工编织合作社,邀请自治区非遗麻编技艺传承人张?为村民们教授麻编技艺。62人加入合作社。

经过培训,村民们很快就掌握了麻编基础的编勾技法,能编出杯垫、地垫等简易产品,完成后以计件形式付给村民报酬,一个杯垫1元钱,一个脚垫40元,面积越大、图形越复杂的作品“含金量”就越高。

“刚开始半天才能勾一个杯垫,现在半小时就能勾一个。”虎海霞笑着说。

村民们粗加工的麻编产品在张?的工作室经历上色、去毛、除味等精细加工阶段便进入销售环节。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村民一个月增收少则二三百元,多则八九百元。边培训、边就业的模式让村民们鼓了腰包,还学了手艺。

“目前市场对这类原生态的朴素物件需求比较大,这不仅能把我们本土的非遗传承下去,还能为留守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产生经济效益。”张?说。

合作社成立前,虎海霞生活的中心就是带孩子,“吃饱了转、转了又吃,生活乏味得很。”接触麻编后最大的变化是“手闲不下来了”,看电视、扯磨、串门子都能随时带着麻编,即便做饭时也能随手勾两针,还能挣些零花钱,生活也有目标了,她想继续磨练手艺,做出更好的作品。

“这是名副其实的‘炕头企业’,很受村民欢迎。”滨河家园四村村委会主任杨志仁说。在他眼中村民的变化显而易见,合作社成立后,村里谝闲话的人少了,收入增加了,大伙每天凑在一起都琢磨着怎么多编上几件。今年滨河四村准备将合作社面积从80平方米扩大到300平方米,加入民俗展示内容,让麻编逐步成为村里脱贫的特色产业。(记者 张贺)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